提起白血病,很多人想到的是不治之症,其实,在白血病“家族”中,有一种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称慢粒),因为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种特殊的白血病——慢粒。
经常头晕、乏力、腹胀,需要提高警惕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这一疾病是由于体内第9号和22号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占成人白血病的15%,主要发病年龄在45到50岁。
慢粒起病可以用“悄悄来袭”形容,因为它在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常常表现就是头晕、乏力、腹胀、体重减轻等,很容易被忽视。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如果摸到胃的左下方鼓起来或出现肿胀,同时还伴有面色苍白、长期劳累感等,就要多加警惕了,医院及时就医。”
规范治疗,可以像慢性病人一样工作、生活
身患血液肿瘤,仍然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这在常规认知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慢粒患者而言,确实如此。得了慢粒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慢粒有针对其分子机制的靶向药物,创造了其他治疗手段从未达到过的疗效。而且,随着慢粒治疗新药的不断涌现,治疗效果也不断升级,在临床治疗上,当患者的分子学缓解程度达到深层分子学反应,也就是说血液里的白血病细胞极低,患者有希望尝试停药来实现控制疾病发展,即无治疗缓解。无治疗缓解离慢粒患者并不遥远。
当然,停药治疗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和严密监测下。慢粒疗效保证的重要前提是“诊断及监测、药品品质、患者管理”。可见,监测尤为重要。慢粒患者停药后必须定期进行严格的监测,一旦发现血液中白血病细胞重新抬头,超过主要分子学反应的水平,就需要重新开始治疗。重启原剂量靶向药物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能重新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因此,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和严密监测下,这种深层分子学反应的患者的停药尝试是相对安全的。
如果说靶向药物为慢粒患者实现“治愈”梦想提供了可能,那么,国家医保则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了解,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将慢粒治疗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直接纳入医保目录,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治疗的福音,因为治疗费用不再是门槛。国家医保对慢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