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成长手记血液杂感

时间:2021/6/24 16:45:30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在血液科的两个月过得十分充实,每天都有思考,每天都有进步,一个方面因为需要独立值班,有了更高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动性,抱着更大的热情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血液科多是恶性肿瘤的病人,他们付出高昂的医疗费用需要进行长期化疗与肿瘤拉扯斗争,感到震撼的同时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对生命、疾病、死亡、金钱······有了许多新的思考。感觉失去生的希望时,去看看用力热爱生活的人。人活着不可能不受委屈为什么要变强大?变强才能不被欺负,不受委屈,因为这个世界上多的势利小人。“小人"可不是骂人的话,小人只是与"君子"对应的一种特性。"君子"与"小人"不是世界上的两种人,而是每个人内心中的两种状态,我们要努力增加我们体内"君子"的部分减少"小人"的部分。要有硬本领光有软实力不够,还需要硬本领。如果不能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善良、同情、慈悲获益,那么这些”感性的悲伤“就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总得做点什么。什么是硬本领?更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能力、写文章做科研、升职称,读博)无论命运把我扔到哪儿,都着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把自己撇清,再做好事自己都身陷泥淖的人是没办法做好事的,掉进去就只会陷入无意义、无休止的纠缠之中。别说做好事,恐怕没有精力去做任何事。要保护好自己的精力,要维护自身的安全。穷则独善其身,达才能兼济天下。把自己撇清,再做好事不要把自己放在患者的对立面,让他感受到我们是站在同一战线,使其感受到他的敌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说出病人的顾虑担忧:身体熬不住,费用熬不住,尽量帮你解决。建议你怎么做。虽然最后的处理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要让患者知道他们的担心和顾虑我们知道,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被看见,尤其是处在疾病恐惧之中的病人,但是也要让患者理解医生的局限,这是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之外我们能做的重要的小事。老年人的固执早上查房的时候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婆迈着极碎极小的步子,大约一步只能前进半个脚掌的距离,在病房里张望,我们问她找谁,住在几床,她说老伴儿在内分泌30床。我们跟她说这里是血液科,内分泌在对面,并给他指了方向。可是阿婆仍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找过去。我疑惑阿婆是不是没听懂我们的话,喜逸说老年人是这样的,非要自己去看看才罢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顽固”吗?老年人都这么固执吗?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呢?是因为老糊涂了还是因为岁月留下的智慧?还是因为人生的经历使其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强烈的戒备心?我们喜欢看敞着肚皮毫无防备的小动物,是不是因为见过太多防备所以对这种毫无防备的单纯表现出无法抗拒的喜爱呢?正所谓越缺什么就越渴望什么。正好最近看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我想去认识一下老年人,想看看岁月给他们留下的是迂腐守旧还是人生智慧?假如有一天我也遭遇不幸,你会救我吗?年轻的再障患者,22岁的花样年纪,2岁孩子的妈妈,2个月里住院5次,血小板长期在个位数,甚至只有1个,丈夫的淡漠,疾病面前的无助无力虚弱。假如有一天我也面临同样的处境,会有人倾尽一切救我吗?我曾默默下决心要让自己值得被救,可现在我怀疑。我真的能让自己值得被救吗?我真的值得被救吗?关于钱我从来都没有把赚钱当做我人生的目标,可能是还没真正被现实毒打过把吧!虽然日子过得节俭清贫,但也从来没真正受过缺钱的苦。在血液科生出了强烈的想要好好挣钱的念头。在医院里,某种程度上,金钱真的可以买生命,买生存时间。挣钱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人生的目标,但是我决定要好好赚钱,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花钱买命,买生存时间治不好,死不了,活得久,活多久?他想活,可是我们没有办法让他活血液科我发现了金钱与健康的关系询问患者经济状态意味着什么,是问诊里5分的权重,了解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与了解疾病本身同样重要。有多少钱直接对应了什么治疗方案。慢慢的我们都会成长为一个会算账的医生,真正开始工作才深刻体会到了医生也要会算账,算医保、算药占比、算耗材比、算DRGS……没有一个医生在求学时被教导过如何去算账,走出校园,来到现实世界,即使对钱再不敏感,我们也不得不学会算这笔账。医生为什么要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有多少钱,干多少事。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在医院很多时候也是一样,富人有富人的治法,穷人有穷人的治法。这没有什么好哀伤的,身为穷人,我很坦然地接受这一事实。并不是说医生是“势利眼”,在这件事情上医生仍然在权衡。权衡患者的付出与受益,我们不想看到一个家庭到达“人没了钱也没了”的境地。在治疗方式和药物的选择上也是有性价比之分的。有人用奢侈品,有人用平价品。没有一个医生想算这笔账,可是现实让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看什么人,开什么药。谁会劝你学习不要太用功?是医生病房有个16岁的小女孩,高中生,查房的时候还在看书写作业,陈老师说:不要老想着考第一名,前十也很不错,读书不要太用功。这话当然不是胡诌,免疫功能紊乱和人的情绪状态有极大的关系。要关照自己,身体、心灵、情绪,每个方面都需要悉心照顾。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很啰嗦的毛病,病情容易反复,好发于女性(发现免疫相关的毛病都好发于女性),与情绪压力休息心理状态关系很大。病人:医生,我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呀?主任:太聪明、想太多,免疫功能就容易紊乱,管太多事容易透支,某一方面“不够了”就容易出问题。所以要闲事少管,活得傻一点,活得有条理一点。不同病人面对疾病的不同心态与态度焦虑悲观因为对这世界不舍啊,越不舍就越害怕,越会用极端的态度来掩盖恐惧。心内门诊静悄悄,风湿门诊乱糟糟。切身感受,感觉风湿门诊病人更急躁脾气差,想了两个可能原因:一方面风湿免疫关节痛这种慢性疼痛的病人多,长期慢性疼痛给人带来情绪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情绪差易焦虑的人本身更容易出现免疫相关疾病。至于心内门诊,高血压冠心病一激动就胸闷胸痛了。彼之砒霜,汝之药方彼之砒霜,汝之良药M3可以说是预后最好的的白血病了,治疗用药之一就包括砷剂,就是潘金莲用来毒死武大郎的砒霜。M3的治疗效果为什么这么好?一个在于这个病本身,徐老师说够“纯”,T(15,17)基因异位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引起干细胞分化停留在早幼粒阶段;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治疗思路“顺”,你不是停在这里不分化了嘛!那就诱导你分化,这样原本的肿瘤细胞就变成了好细胞。“杀死他,不如使它向善。”医学里的哲学,甚是有趣。医生总是在害怕“做得太少”对于抢救的病人,一顿操作之后告知,告知到位态度要积极,把该干的、能干的都干了,积极主动处理,会诊能叫的都叫(叫帮手),被看见,结果更容易被接受一些有趣的比喻:管理ICU的病人像管理植物不会说话不会动,每天给他们浇浇水施施肥,维持生命。生命的全部意义只是以一个生命的形式存在着。免疫相关性疾病是组织器官或细胞闹矛盾,与免疫系统“吵架”,如果吵崩了闹“离婚”就是肿瘤了。好细胞相互帮忙,坏细胞单打独斗。很有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代偿的以维持整体的运转,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这就是好细胞之间的相互合作。肿瘤细胞单打独斗,要么长得快要么死的快。医生永远在全权衡之中免疫抑制感染加重VS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抗感染,解决感染问题抑制免疫,解决原发疾病免疫抑制感染加重,不用免疫抑制剂抗感染,免疫增强血小板减少理想一边控制感染一边抑制免疫控制原发病,但是往往感染控制不理想,所以在感染控制基础上输成分血支持治疗之后再冲击治疗原发病。永远在寻找一种平衡免疫抑制VS自身免疫感染VS低血小板到底是化疗还是不化疗?原发白血病,又存尿路梗阻及感染,化疗后骨髓抑制,尿路梗阻及感染加重;不化疗,白血病本身的进展也会造成三系低下感染出血。先补血小板,解决了能解决的问题再化疗。向人请教时一定要带纸笔有记录和没记录的收获差别太大了木木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blby/1036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