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ASH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

时间:2017/12/17 16:32:23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导语:近日研究人员对伊布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真实应用效果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伊布替尼治疗的不良事件、终止率、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治疗情况。来源:梅斯医学

伊布替尼目前以被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全线治疗,但是伊布替尼获批依据的临床试验大多招募65岁以上患者,无法代表临床实践中的全部患者。近日研究人员对伊布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真实应用效果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伊布替尼治疗的不良事件、终止率、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治疗情况。

研究人员收集了伊布替尼在美国19个医疗中心的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考察伊布替尼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分子遗传预后因素、剂量、停药率和原因、不良事件、总应答率(ORR)、完全应答(CR)和患者生存结果。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

总计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参与研究,伊布替尼起始治疗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39-96岁,41%的患者年龄小于65岁),男性占62%、白种人占92%、80%的患者Rai分级超过2级、30%的患者del17p突变阳性、67%的患者IGHV为野生型,仅57名患者(14.5%)遗传性低风险(del17p/11q突变阴性,IGHV突变)。76%的患者接受FISH中期细胞遗传学检查,其中低风险患者占2.5%、中等风险患者占20%、49.5%的患者为高风险、28%的患者为极高风险。疾病确诊至开始伊布替尼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0-)。8%的患者起始治疗剂量小于mg,而16%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95%的患者接受抗CD20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17%的患者需要永久性剂量降低(剂量中位数为mg),42%的患者需要暂停给药(平均暂停时间12天)。不良事件包括:关节痛、疲劳、皮肤毒性、腹泻、感染、出血、白细胞减少、房颤、高血压、外周性水肿、肺炎、肾功能异常、外周神经病变、肝功能异常以及心衰。研究发现,患者治疗的客观响应率为81.7%,完全响应率为17.4%。随访14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以及总生存期未达到终点,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以及总生存率为92%和95%。对于del17p+患者,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以及总生存率为87%和89%。在年龄、性别、del17p+、del11q+、TP53突变、多突变因素、IGHV、LDH以及β2MG等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仅del17p+可导致无进展生存期缩短(OR1.91,95%CI1.04-3.51,p=.)。94名患者(24%)在平均6.5个月(0.1-41)后终止伊布替尼治疗,55名患者(14%)接受后续治疗,主要的后续治疗方案包括:抗CD20+苯丁酸氮芥(32.6%,ORR=58%)、Venetoclax(18%,ORR=89%)以及激酶抑制剂治疗(12.6%,ORR=40%),5名患者接受FCR/BR治疗。数据分析时,伊布替尼停药后,所有接受后续治疗患者的客观响应率为61%,69%的患者未出现疾病进展。

研究发现,伊布替尼临床实践中客观影响率与临床试验结果接近,但不良事件增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风险患者的无进展生存以及总生存期与临床试验结果相近,但患者实际用药过程中剂量降低、治疗暂停以及起始治疗剂量降低的现象更为普遍。

原文链接:







































白殿疯方法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blby/27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