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时间:2021/4/13 17:26:03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以往慢粒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随着针对白血病治疗手段的进步和不断完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慢粒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慢粒患者疾病进展过程大大减缓。

靶向治疗慢粒白血病效果分析

慢粒白血病病发围绕BCR/ABL融合基因,具有异常强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分子靶向药的出现,使慢粒白血病从“绝症”转变为了一种“慢性病”分子靶向药有效地延缓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病情的进展,从而实现长期生存。

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药包括: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博舒替尼和帕那替尼。

对于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初始治疗,可以选择伊马替尼,尼罗替尼或达沙替尼。如果这些靶向治疗药物没有效果,还可以选择博舒替尼和帕那替尼。对于慢性期慢粒白血病,靶向治疗通常效果比较不错,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对于某些对治疗反应非常好且持久的患者,将有可能停止服用这些药物,或者降低服药剂量。通过口服这些药物,慢粒病人的生存期得到延长,甚至可达数十年,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伊马替尼是针对慢粒白血病的初款分子靶向药物。年伊马替尼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一般情况下,耐受比较好,副作用小,是慢粒白血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仅使用化学治疗,慢粒白血病患者通常在诊断后约4年的过渡期后因急性转化而死亡。尽管50%至70%的患者能够通过干扰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存活,但副作用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伊马替尼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慢粒白血病的治疗进程。对于新诊断慢粒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总生存率可达到85%。

此后第二代抑制剂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和博舒替尼分别于、、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起初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耐受患者的二线治疗,年美国FDA批准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成为慢粒白血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达沙替尼相对于尼洛替尼和一代伊马替尼,可较好地透过血脑屏障。博舒替尼用于治疗慢期性,加速期或急变期Ph+CML患者,这些患者对先前的治疗具有抵抗性或不耐受性。年博舒替尼获得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新诊断、慢性期(CP)、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第三代TKI帕那替尼用于为治疗对既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有慢性相、加速相或母细胞相慢性粒性白血病成年患者。

TKI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慢粒白血病患者获得正常的预期寿命。尽管使用TKI在治疗选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耐药性,复发风险和毒性。根据患者的特征和疾病状况定制治疗策略对于实现理想结果至关重要。仔细观察患者对所选治疗的反应可以帮助消除复发和抵抗力。

对于在标准治疗中没有获益的慢粒患者,还可以考虑参加新型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美国医药研发水平处于国际前沿,很多新药临床试验也率先在美国开展,慢粒白血病患者也可以寻求去美国参加临床试验。厚朴方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美国相关临床试验新进展,并帮助患者评估自身是否适合参与相应临床试验。有需求的患者朋友可以在线在线医学顾问,了解更多慢粒白血病美国看病方案费用方面的信息。

参考来源: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blby/926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