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专家共识

时间:2017/12/14 14:38:43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一、年龄60岁,无前驱血液病史患者的治疗

(一)诱导治疗阶段1.诱导治疗方案:建议采用标准的诱导缓解方案,主要包括:①含阿糖胞苷(Ara-c)、蒽环类药物[包括柔红霉素(DNR)、或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等]和蒽醌类药物的方案(即DA3+7方案);②Am-c加高三尖杉酯碱(HHT)方案(HA);③以HA+蒽环类药物组成的方案,如HAD(HA+DNR)、HAA(HA+阿克拉霉素)等。(1)标准剂量诱导方案:Ara-C~mg·m-2·d-1×7d)+蒽环类或蒽醌类3d(7+3方案),或+HHT7(或3)d,可能需2个疗程。(2)含中、大剂量Ara-C的诱导治疗方案:中剂量Ara-C1.0~2.0g/m2每12h1次×6次,+蒽环和(或)蒽醌类或HHT。DNR40~45mg·mr’·d。x3d,阿克拉霉索20mg/d×7d,IDA8~12mg·m-2·d-1×3d,HHT2.0~2.5mg·m-2·d-1×7d(或4mg·m-2·d-1×3d),米托蒽西昆6~10mg·m-2·d-1×3d。2.诱导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的调整:诱导治疗过程中根据化疗后第7天(骨髓抑制期)和第2l天(血常规指标恢复期)骨髓象和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1)标准剂量Ara-c诱导治疗患者的诱导后治疗:①化疗后第7天检查骨髓象,如果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lO%),可考虑进行双诱导治疗:a.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等药物(可与第1个疗程不同,还可联合蒽醌类药物或吖啶类、HHT、鬼臼类等药物);b.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FLAG方案:氟达拉滨+Ara-C+G-CSF);c.小剂量化疗(如CAG方案:G-CSF+Ara-C+阿克拉霉索);d.也可不予治疗,单纯观察(尤其是在患者骨髓增生低下的情况下)。

残留白血病细胞10%但无增生低下时可选用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等(可与第1个疗程不同)药物继续化疗;还可联合蒽醌类药物和(或)吖啶类、HHT、鬼臼类等(可与第1个疗程不同)药物,或等待恢复。

残留自白血病细胞10%且骨髓增生低下时可不再化疗,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的恢复,此时可给予G-CSF,建议用量为:5μg·kg-1·d-1(或μg/d)。②骨髓恢复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后第2l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a.完全缓解,进入缓解后治疗;b.幼稚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的患者,按诱导失败对待;c.未取得完全缓解,但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的患者可重复原方案1个疗程;d.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lo%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可考虑下一步治疗(参考双诱导治疗方案或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2)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诱导治疗患者的诱导后治疗:①骨髓抑制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后第7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a.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按诱导失败对待;b.残留白血病细胞10%,但无增生低下时可用小剂量阿糖胞苷预激治疗或等待恢复;c-增生低下,残留自血病细胞10%时,等待恢复。②恢复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后第2l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根据复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a.完全缓解,进入缓解后治疗;b.骨髓象和血常规指标已恢复,但末达到部分缓解标准的,按诱导失败对待;c.骨髓恢复,达部分缓解,可换用标准剂量化疗方案(也可重复原方案1个疗程);d.骨髓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恢复;残留白血病细胞≥lO%时。可考虑下一步治疗(按治疗失败对待)。(二)AML完全缓解后治疗方案的选择1.按遗传学预后分组治疗:(1)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预后良好组:

(2)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异常预后中等组:(3)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异常预后不良组:

(4)没有条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检查、无法进行危险度分组者:

(注:原文也仅有1.)

(三)诱导治疗失败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1.标准剂量Am-c诱导治疗组:2.中、大剂量Ara-c诱导治疗组:

二、年龄60岁,有前驱血液病史或属治疗相关性AML患者的治疗

(一)诱导治疗1.与无前驱血液病史的患者诱导治疗方案相似。2.新药临床试验:有条件的单位可行新临床试验,可与标准剂量化疗或小剂量化疗治疗联合。3.有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的患者可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完全缓解后治疗1.适当巩固治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无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的患者进行其他一些巩固治疗:①可进入新药临床试验;②采用3~4个疗程大剂量Ara-c或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与蒽环或蒽醌类、氟达拉滨或鬼臼类及吖啶类等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可行标准剂量巩固治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个疗程。三、年龄≥60岁AML患者的诱导治疗(一)年龄≥60~75岁患者的治疗1.临床一般情况较好者(Ps≤2):应尽量获得细胞遗传学资料。对此组患者选用:①标准剂量Ara-c(~mg·m-2·d-1×7d)加蒽环类(IDA或DNR等)或米托蒽醌(即7+3方案),可能需2个疗程;②Ara-c和HHT的方案(HA);③小剂昔化疗,如小剂量Ara-c为基础的方案——CAG、CHG、CMG等(C:阿糖胞苷、A:阿克拉霉素、H:高三尖杉酯碱、M:米托蒽醌);④可采用新药临床试验;⑤支持治疗。2.临床一般情况较差者(Ps2):可采用小剂量化疗(如小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CAG、CHG、CMG等或口服羟基脲控制白细胞计数),或支持治疗。G-CFF建议用量为5μg·kg-1·d-1(或μg/d)。(二)年龄≥75岁或有严重非血液学合并症患者的治疗1.新药临床试验。2.小剂量化疗,如小剂母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CAG、CHG等)或口服羟基脲控制自细胞数。白细胞计数高者,小剂量化疗的同时不加G-CSF。3.支持治疗。四、标准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方案诱导治疗后骨髓情况监测(年龄≥60岁)及对策1.骨髓抑制期(化疔后第7天复查骨髓):如仍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lO%),按诱导失败对待。此时可采用:①进入临床试验(包括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②最好的支持治疗。残留白血病细胞lO%,但无增生低下时可采用:①标准剂量Ara-C加蒽环类(IDA或I)NR)、蒽醌类、高三尖杉酯碱、鬼臼类或吖啶类(AMsA)等药物;②有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属于临床试验组患者行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十干细胞移植;③等待恢复。残留白血病细胞lO%且增生低下时不予处理,等待骨髓恢复。2.骨髓恢复期(化疗后第2l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如果患者完全缓解.则进入缓解后治疗。如患者幼稚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按诱导失败对待。患者未达完全缓解,但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可给予原方案治疗1个疗程。患者骨髓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lO%时,等待恢复;患者骨髓细胞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lO%时,可考虑下一步治疗:①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或蒽醌类、高三尖杉酯碱、鬼臼类或吖啶类(AMsA)等药物(可与第一阶段治疗不同);②小剂量化疗(如CAG方案等);③观察,等待骨髓恢复。

五、完全缓解后(年龄≥60岁)患者的治疗选择

1.标准剂量Ara-C为基础的方案巩固强化:2.小剂量Ara-c方案化疗:

3.新药临床试验。4.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十细胞移植。六、诱导治疗失败患者(年龄≥60岁)的治疗

七、AM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一)诊断时有症状、脑脊液检查阳性患者的处理1.无局部神经损伤患者的处理:

2.局部神绛损伤和(或)放射线检查发现引起神经病变的绿色瘤患者的处理:

(二)第1次完全缓解后脑脊液检查阳性但无症状患者的处理

(三)第1次完全缓解后脑脊液检查阴性患者的处理

八、AML的预后和分层因素(一)初诊患者需进行检查和坪估的指标1.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

2.实验窒检查:

3.诱导化疗疗效评估

(二)根据上述各参数进行AML的预后分组和危险度分级1.AML不良预后因素:

(注:原文也仅有1.)

(三)主要根据细胞遗传学或分子学指标进行危险度分级1.年龄≥60岁者:

2.年龄60岁者:分级指标见表l。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专家共识(第一部分)》(9)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血液学杂志》9年第6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19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dxal/26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