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个妈妈咨询保险,也是很常见的问题,自己想给孩子买,但是家人不认可保险,觉得有新农合就够了(那些生病众筹的网友,难道都没有医保?)。正好前天晚上看到小伙伴们在保险公司群里聊天,女客户当天过生日,在过一个半小时就凌晨了,又长一岁了,保费更高了,但是该女客户还在各种问,各种比,还说一句我问下老公。我们几个调侃道,不要问老公,一问,全剧终。马上有人分享说遇到过问老公全剧终的剧情,其实,我也遇到过。
昨天群里还分享了两张好友朋友圈截图,不知是真是假,第一张是年,该网友发表一段文字,大意是自己孩子还没生下来,就被卖保险的盯上了,还要求全家都买保险,卖保险的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这位网友就怒了,各种不满辱骂。第二张应该是最近,该网友发朋友圈求捐款,老婆得了黑色素瘤(话说这个病也不严重,为什么要众筹?),真的很讽刺。但我在想,事后,这位网友不见得会后悔当初没有买保险,可能还会安慰自己,幸亏当时没买,省了一笔钱,买了也赔不了!保险都是骗人的!
有一位小伙伴对此事做了如下反思:
渣画质和真假暂且不论,初看觉得莫名搞笑,进而有了点想法:作为一个从业者,我很少对任何人做保险观念的普及,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为主动需求的客户解决问题。有人觉得这种非“狗皮膏药”似的保险营销才是业界良心,其实我内心真正的感受是有所亏欠,自认为还没有找到让人真正得到帮助又不产生反感的好的方式,不能将该传达到的理念传达给需要的人,这其实是成长上的缺陷。希望不要因为成长需要时间而让身边的人应有的保障“来迟”。
想到我入行之初,到处跟亲戚朋友讲保险的好处,自然是处处碰壁,无人问津。有小伙伴指出,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要强迫他们买保险,为了给他们保障。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谁又能强迫谁买?保费谁出?老婆都要因为一句老公反对,而放弃购买保险,更何况是兄弟姐妹之间?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在帮助别人获得保障,可是对方并不一定领情。
刚开始做保险经纪人,发现某平台有一款白血病保险不错,80块钱,保额50万,一年期的,给孩子买挺好的,于是乎到处跟亲戚朋友推荐,最后只有一个朋友买了一份,他跟我说,其实他家孩子出生不多久就买了保险,他妈妈是国寿的。我说国寿产品贵呀,你家宝宝的保额买了多少?再加点吧。这位朋友似乎很勉强,买了一份,说给我冲业绩(就80块钱呀,怎么冲业绩)。续期快到了,我自己赶紧给自家孩子续费了,毕竟这种一年期产品,能续期的不多。然后也给他发了续期链接,他说,算了,不续了。然后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挺好的。
挺好的,我再也不会傻乎乎去给亲戚朋友推荐廉价的保险产品了,不赚钱,还消耗人情。
再回来看我们开头的问题,到底该不该买保险,不应该由保险业务员来回答你,也不应该由业务员来劝导你,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被说教(希望被洗脑的除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也没有人问该不该买保险,而是问该怎么买保险,找谁买保险,哪里买保险才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