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尊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擅长血液科常见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的化疗;对淋巴瘤、骨髓瘤等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血液科疑难疾病诊治、危重患者的抢救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先后在中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两项。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者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居第八位,发病率为4/10万,且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是发病率增长迅速的肿瘤之一。
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是人体的一种免疫器官,承担着产生免疫细胞和免疫反应的功能,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尤其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当局部的感染可引起相应结群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伴有触痛。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块,无触痛及压痛,质地偏硬。当我们发现浅表淋巴结如颈部、锁骨上及腋窝或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且没有感染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淋巴瘤。由于淋巴瘤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疾病,部分淋巴瘤患者临床上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高热、乏力、消瘦,对此类症状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也应高度怀疑淋巴瘤。
淋巴瘤的确诊,主要依靠淋巴结活检,通过外科手术取下淋巴结后进行淋巴结病理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结组织结构是否正常。
对于初诊患者,除对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外,还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血液、骨髓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另外,还有其他检查:如细胞病理学检查(病灶、血液、骨髓)、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CT)和核医学(PET-CT)检查等。部分淋巴瘤患者表现为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无淋巴结肿大,可进行穿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流式免疫细胞学检查患者确诊,对部分以骨髓浸润为首发的患者应做骨髓检查确诊。
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很多,不同类型淋巴瘤的疾病发展过程、预后和治疗方法均不相同,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别!淋巴瘤的分期也很重要,不同进展时期的淋巴瘤,治疗方法也不同。淋巴瘤必须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正确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为淋巴瘤分型很多,并且每种亚型的临床诊断、诊疗措施和预后也相应有所不同。有的是缓慢生长的,患者可以无治疗而存活多年,对于快速生长的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快致命。因此,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一定要明确到具体类型,才能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帮助。因此,对每个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分型都有助于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目前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模式,综合治疗要好于单一模式治疗。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对淋巴瘤患者先进行强烈的放化疗等处理,最大限度地杀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然后将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使其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这主要用于在常规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一般要求患者年纪相对较轻并且身体状况良好。
淋巴瘤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通过早期精细诊断、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长期生存。
本文出自: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