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病大会杨申淼教授慢性

时间:2021/2/25 19:25:50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8月14-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血液病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年会在苏州举行。会上,医院杨申淼教授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地理异质性和中国患者管理”为题进行演讲,医脉通将报告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人类CLL的易感性具有地域多态性

一项在洛杉矶的区域性调研结果显示,亚洲移民人群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发病率是欧洲移民人群的五分之一(如图1)。

图1

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地理因素或环境因素吗?图2显示亚洲人种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美居住,CLL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别。说明CLL的发病与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无关,重要因素是遗传学背景。

图2

随后,杨教授介绍了一些在遗传学背景差异方面的证据:

英国的大量研究发现有6个高危的和CLL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亚洲人种中检测发现有明显的人种差异(如图3)。杨教授在此提出问题:是否是由于人类迁徙的遗传背景改变,导致了CLL遗传易感性的差异?

图3

杨教授及其团队发现中国和西方人种中有8个SNP位点(下图红圈处)存在明显的表达频率差异(如图4)。

图4

另外,亚洲CLL和欧美CLL的疾病特点也有很大不同:亚洲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1-69表达相对较低,del(17p)的发生率也有很大不同(如图5)。

图5

不同人种间,在IGHV片段使用上也存在差异(如图6)。

图6

中国CLL与欧美CLL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一致性

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CLL药物可及性较好(如图7)。

图7

另外,医院单中心数据显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初始治疗的患者中PFS数据良好,长程控制有效。

伊布替尼在中国的上市研究(亚太中国C研究)的数据和欧美RESONATE和PCYC研究的数据相比较,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如图8)基本一致,安全性(任何级别和3、4级不良事件)(如图9)也相似。

图8

图9

上述中国和欧美数据的一致性说明,中国CLL与欧美CLL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一致性,中国的数据具有国际标准。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dxal/869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