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坚守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重生历程

时间:2021/5/12 14:13:16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北京专业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814763.html

年3月5日下午,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抱着一篮子鸡蛋,一进诊室就握住邓明扬副教授的手“感谢邓主任,我现在状态很好,我又来复查了。”原来是年前在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小谢,因患恶性血液病他和家人医院,最终来到了中南大学医院血液内科,完成了他的重生。

一、一个普通家庭的致命打击

小谢是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的一名贫困户,妻子有先天性的肢体残疾,右手手指缺失,小谢并没有在意这些,反而对妻子加倍疼爱,和爱人结婚9年,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小谢负责赚钱养家,妻子负责照顾孩子,生活虽不富足,但也过得幸福美满,在他们享受这安宁的小幸福的时候,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年7月,小谢牙龈出血一个多月了,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血常规显示每微升血液中血小板数只有13个,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被告知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小谢马上转到了医院,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院经过多次的常规治疗,疗效不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越来越严重,输血越来越频繁,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差,频繁发热感染。于是家人带着小谢辗转去了北京,天津等多家国医院,均被告知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这种情况下做移植死亡风险极高。最后小谢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中南大学医院,完善检查发现小谢已由骨髓增生综合征转为急性白血病,对于小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对他而言除了做移植已无力回天。但是移植治疗费用至少准备50万,这个费用对于小谢一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这一年多下来做化疗、检查与用药等各种费用已经累计花了30多万,现在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了没有工作,在家照顾孩子的妻子身上。

二、转机的出现

为了尽快帮小谢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医务人员帮助他启动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申请配型,同时在家属中寻找合适的供者。在完成化疗达到骨髓缓解时,骨髓库没有配上全相合供者的他必须尽快进行移植,小谢同时还患有结核和乙肝,时间延误容易错过最佳移植时机。幸运的消息传来,他和堂兄弟匹配上了半相合,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区医务人员为他制定了亲缘半相合移植方案。准备工作就绪,可是小谢一家人却发愁了,他们没有凑齐移植费用,妻子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到处奔波求助,整日以泪洗面也只筹到了10万。带着这救命的钱找到了层流病区邓明扬主任。一边是资金紧缺,一边是救命迫在眉睫,邓明扬主任立即和护士长袁睆一起商量,在病情等不及的情况下,立即为小谢安排移植,在准备移植的同时,联系了驻中南大学医院阳光医务社工,帮小谢申请慈善救助。医务社工刘诗琴在了解到小谢的情况后,为他联系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病救助”项目,为小谢进行公募筹款,为小谢募捐到6万余元,募捐还在继续,小谢通过申请流程,已成功收到第一笔拨款。

三、小谢的重生

通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与热心帮助,小谢移植后恢复很快,目前规律服药,复查各项指标良好,状态稳定。小谢表示:“在自己人生最灰暗的时光,是医护人员的帮助和社工的全力支持让他有了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挺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淋巴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如今白血病早已不是绝症,可以通过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作者丨姜敏李雪娥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dxal/979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