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96C小元编辑
96C小元
“喝水”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再正常不过了,我们每天都会断断续续地喝个两三杯水,这样即不会感到非常口渴,也不会觉得难受。
但是你知道吗,仅仅依赖干渴的感觉做出是否喝水的判断,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只依靠口渴判断是否喝水
身体将始终处于脱水状态
每个人都会感到饥饿和干渴,但是这两种感觉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感到饥饿,身体有足够丰富的储能可以调动,但是缺水,身体就会开启干渴管理机制,抽送身体仅存的水分。
这样的结果,就是身体内其他需要依靠水分运转的机能暂时关闭或休眠,导致身体开始脱水。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身体某些机能的承受力将渐渐突破极限。
所以说,“口渴”的感觉是身体警告你我已经脱水了,而不是我快要脱水了。将“口渴”的感觉当做是否喝水的标准,显然太迟。
很多疾病的防治
靠喝水就能做到
F·巴特曼,是潘尼西林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亚力山大·佛莱明的学生。他毕生致力于研究水的治疗作用。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水的角色就像人体清道夫,参与新陈代谢和排出废物。水喝得不足,身体的代谢作用会迟缓不顺畅,废物累积在体内会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也让人精神变差,容易疲累。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许多疾病,靠喝水就可以基本防治:
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
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
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
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
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
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多喝水,傻喝水
不如学着会喝水
说到这就有人要问啦:“既然喝水如此重要,是不是我每天多喝水就好了?”
当然不是!
如果不能在正确的时刻饮用正确容量的水分,即便在某一时刻饮用了大量的水,就会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这样依然是得不偿失的。
那怎么办呢?别着急,这里就给大家一个饮水时间表,供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参考:
(注:下文中的“一杯”大约为~ml,可以根据实际饮食情况调节)
AM6:30起床喝一杯,帮助身体排毒,促进血液循环
AM9:00上班前喝一杯,镇定精神
AM11:00工作间隙喝一杯,放松情绪,舒缓神经
PM12:50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助消化
PM15:00下午喝一杯,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PM18:00下班前喝一杯,增加饱腹感,控制晚餐进食量
PM19:30晚餐后半小时喝一杯,助消化
PM21:30睡前喝一杯,补充一夜所需水分
如有起夜,便后可再饮用ml(大约两口)
当然了,由于现在水污染等水质问题,能不能喝到一口真正干净的水也是关键的一环,为此,大家可以选购优质矿泉水,亦或者加装净水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喝水是我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学会喝水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而且简单有效无压力,你是不是也有什么喝水上的小心得呢,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小技巧哦!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
求
求朋友圈转发
我们下期再见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