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记者接到夏津居民许克鹏打来的求助电话,说他的家住禹城辛寨镇的同学妻子李平(女)身患白血病,正在青岛治疗,目前已经配型成功,但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犯了难,希望爱心人士给予帮助。
记者连线了李平的丈夫潘玉涛。李平今年33岁,年结婚后一直在青岛打工,并育有一子。年被确诊为白血病,期间一边寻找可配型的骨髓,一边靠药物治疗维系生命。今年李平终于找到了可配型的骨髓,但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无力承担。
命运虽然坎坷,但李平一直以乐观的心态与病魔抗争。面对巨额的医疗费,这次她不得不向社会发出求助。求助信年3月8日本是全国女性朋友的节日,但我(李平)却在这一天被上帝判了刑——慢性粒细胞白血症。晴天霹雳,一切仿佛在做梦,但检查报告清清楚楚地写着:符合CML,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万多。
“我得了绝症,这是真的吗?”从医院出来的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医生的话一遍遍地在脑海中回荡,守着老公欲哭无泪。老公一个劲的劝我:“这种病不是绝症,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没有治不了的病。”
我点点头。我不是怕死,而是挂念着儿子,那时他才2岁零3个月。
医生说治疗这种病得吃瑞士的格列卫或进行骨髓移植,在未找到合适的骨髓前医药费每年得花10万元左右,进行骨髓移植还得几十万元。我们只是打工族,工资又不高又没有多少积蓄。对未来忧心,但为了年幼的儿子我会选择顽强地活下去。
靠药物治疗一直持续了4年,今年6月份病医院,但可喜的是找到了可配型的骨髓,医院让准备50万元。
大夫说骨髓移植后必须吃进口药不然很容易复发,但这种药只能到香港买,国内还没有,新农合不报销(听说这种药比骨髓移植还要贵)。到哪儿再弄这么多钱?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搂着儿子,摸着他稚气可爱的脸蛋,捂着被子忍不住低声哭泣,老公也是天天晚上睡不实,翻来覆去。他把我搂在怀里:“很内疚,从结婚到现在,没让你过上好日子,跟着我吃了很多苦,还没来得及享福却又得了这种病。”说完扭过头抹泪。
我告诉他我从来没觉得苦。既然选择了和他在一起,就不会后悔,年轻的时候谁不苦不累呢?但对我们这个家庭而言,真是祸不单行。我们年结婚,次年公公就查出肺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紧接着婆婆又脑溢血,之后娘家父亲查出食道癌,母亲也患了冠心病,而自己也得了这种病。
年儿子出生,这是唯一的一件喜事,孩子6个月我就上班了(没办法,花钱的地方太多)。我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孩子,感觉对孩子的关爱太少了,这一点我感觉自己未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亏欠孩子太多,但儿子却很懂事,很听话,我很欣慰。
起初,我天天以泪洗面,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待到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已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与其悲伤的活着,不如快乐的面对,反正同样是过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地过呢!不给家人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样才能对的起我的家人,对的起所有关心我的人。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我的心情反而很平静,以前总记挂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太多的压力,现在所有的这些我都统统放下,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常想,我比那些在地震、海啸、车祸中丧生的要幸运的多,起码现在我还能照顾自己,等到哪天我爬不起来的时候,我照样能笑着面对死亡,现在唯一祈求老天爷的是,让我多活几年,把儿子拉扯大一点,起码让儿子能记住自己母亲的样子,我就满足了。
上帝为我判了刑,我不服,决定与死神挑战,每天早上一觉醒来看到升起的太阳,我知道我又战胜了死神,多活了一天,我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高喊--加油!加油!
李平的治疗情况第一个疗程抢救了三次,第一次昏迷,第二次、第三次药物过敏;
第二个疗程化疗后高烧,半月后才退;第三个疗程,配型成功,正等待手术。求助如果您想帮助李平,请拨打李平丈夫潘玉涛的也可让德报君帮助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