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南平》第期
页面底部[写评论]
交流观点续写新闻
撰文|潘颖宗泽
9月19日下午3点17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宣布,将金额为万元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一位默默无闻的医生张亭栋教授,奖励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治疗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张亭栋现年82岁,是哈尔滨医院(下称“哈医大一附院”)的教授,曾任该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张亭栋没有亲自出席今天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的颁奖典礼,其奖项由其两位同事代领。
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发现道路上,张亭栋几乎穷尽了大半生的时光。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剧毒物质,砒霜入药虽然在中外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人们不能确定砒霜单独用药能否治病,又对何种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经过数年研究,张亭栋最早于年在与合作者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
而国际上与此等同的工作,是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等人报道的用维生素A的氧化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成功治疗了一例APL,此方法后经法国等国医生验证有效,直到年被国际医学界承认,此时距张亭栋的发现已过去15年。
今天,国内外治疗APL的首选方法是在上述两项单体化学药物的基础上,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用药,无需化疗,临床治愈率达90%以上(所谓“治愈率”,指五年无病生存率)。这一更佳疗法的贡献者主要是张亭栋、王振义和王振义的学生、前卫生部长陈竺及其夫人陈赛娟。
但境遇迥异的是,王振义和陈竺夫妇三人皆为院士,都担任过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三人皆被国外一些著名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王振义和陈竺更是拿了不少国际医学药学领域的大奖。而张亭栋此前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作为第二完成人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还算“拿得出手”的奖就是一个白血病领域的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两个企业级别的奖励。提起用非化疗方法治疗白血病,业内几乎尽知王振义和陈竺夫妇的贡献,但对张亭栋的名字就陌生许多,公众中更是乏人知晓。不但如此,张亭栋甚至还曾卷入一场专利官司和一段隔空论战。
求是基金会在颁奖词中这样评价张亭栋的贡献:“张亭栋的成就,是我国在单体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认的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他的发明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在年代后推广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据求是基金会介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基金会最重要的奖项。除年设奖当年曾一次性为十人颁出该奖外,此后有多年空缺。至今仅有24位中国科学家膺此奖项。有趣的是,王振义曾在年获得今天张亭栋所得到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