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疾病,
(查看:关于白血病,这里有你想了解的知识的原文)
白血病细胞会随着血液遍及全身,
浸润破坏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等,
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
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白血病可引起肾脏受到损伤,
其中急性白血病的直接浸润导致肾损伤最为常见。
急性与慢性白血病依据病况的缓急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一般来讲急性白血病进展都比较快,
急性白血病发病时,
白血病细胞快速大量增殖,
体内白血病细胞总数可达1百亿个,
浸润骨髓及其他组织,
导致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
若及时有效治疗,
急性白血病缓解也比较快,
若不治疗,很快就会危及到生命。
1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
贫血: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半数患者就诊时即有重度贫血;
出血:半数以上患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程度轻重不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等;
发热:多数患者在初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2并发症带来的痛苦慢性白血病是在细胞晚期才出现的,多为老年人,早期白血病细胞不会在体内大量增值,发病进展比较慢,早期多无症状,常在其他疾病验血中无意发现。
慢性白血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消瘦、皮肤瘀斑、皮肤瘙痒等症状,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便可控制病情。慢性白血病有一部分患者甚至终生无任何症状、疾病不会发展。这部分患者可以定期的检查,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或者出现明显症状,则需接受化疗。
需注意一点,如果慢性白血病转为急性白血病了,那么病情进展也是比较快的,并且治疗难度会比急性白血病还要高。
3白血病引起的肾损伤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为白血病引起肾损害的主要表现,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到肾脏、肾周围组织以及泌尿系统。梗阻性肾病就是指因为尿流障碍而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害的疾病。尿流障碍大多由尿酸盐结石引起,尿酸盐结石是肾结石的一种。嘌呤是身体里存在的一种物质,起着供应、代谢调节及辅助酶的作用。我们吃的很多食物中含有嘌呤,比如说海鲜类、肉类、酒类等。吃进去的嘌呤经过肝脏合成处理就会出现尿酸,尿酸再跟人体里面的钙、镁结合就会出现尿酸盐,当我们吃进去含嘌呤的食物越多以后,尿酸盐就会不断地增加,当尿溶解不了尿酸盐的时候就会析出变成尿酸盐结石。如果结石在身体里面乖乖待着不动就不会有什么感觉,这就是有些肾结石患者无感的原因,如果结石随着尿液在输尿管堵住了就会非常痛苦。结石可能会出现在单侧,有些两侧都会有结石。少数梗阻性肾病由甲氨蝶呤治疗所造成,甲氨嘌呤是一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当大剂量服用甲氨嘌呤后,由于其代谢产物沉积在肾小管从而导致梗阻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尿少严重者甚至出现尿毒症。
尿毒症
当白血病细胞浸润到肾脏后,肾脏就会受损,尿毒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肾脏受损可能是慢性肾病,慢性肾病一般分为五期,尿毒症就是慢性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肌酐(肌酐是肾脏功能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上升,肌酐升高说明体内的代谢物质没有排出来,意味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低。慢性肾炎每个时期的肌酐值不同,当肌酐值大于就可以诊断为尿毒症。
肾炎综合征
白血病细胞浸润肾实质,肾小球基底膜变大导致红细胞、白蛋白等进入尿液中,形成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表现,肾炎综合征以血尿为主,肾病综合征以“三高一低”为主。
肾小管-间质病变
由白血病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电解质紊乱,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多尿、糖尿,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白血病浸润肾脏引起的肾损害现象比较隐匿,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需要在平时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尿异常现象,高血压,肾区疼痛或肿块时,要尽快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防治白血病细胞的进一步危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