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中医也能治疗血液病

时间:2021/4/29 17:23:09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359796.html

对于“血液病”,大多数人可谓谈虎色变,认为血液出了问题,就是绝症。果真如此吗,血液病真有这么恐怖吗?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良性血液病、难治性血液病、恶性血液病。良性血液病有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难治性血液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尽管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方法各异,但从中医来说都可能会出现“虚证”的表现,可见头晕乏力、或面色苍白、口唇、爪甲淡白、舌淡、脉细弱等症状。

1

如何尽早发现和预防血液病?

血液病虽病种多,但其症状表现大多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贫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常见的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黄疸

红细胞遭到破坏时,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表现为黄疸。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过分解代谢产生胆红素过多,病人血液里胆红素含量增高,致使皮肤与巩膜发黄。

发热与感染

白细胞减少或质量异常,可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于合并感染,感染发生时往往发热。血液病患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热是较常见的症状。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通常可引起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早期在双侧颈部最为明显,常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或炎症。肝脾肿大且在上腹部肋下角触及肿块,易被误诊为是肿瘤或肋骨。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白细胞数增多主要指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为继发性。血液病中,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等皆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部分血液系统疾病以白细胞减少为最初表现。

和其他疾病一样,血液疾病也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此,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做一个血常规检查,查明血液系统是否异常。

若发现异常时,需要进一步做血细胞形态学、凝血功能、骨髓形态及染色体检查,明确属于哪一类血液病,然后对症治疗。

2

如何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

血液系统疾病,多与致病因素破坏骨髓造血功能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液指标异常。

通过对人体整体调理,达到气血调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是中医综合治疗血液病的关键。

再生障碍性贫血

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都表现为血细胞减少,这些血液病在临床上临床上以血虚症多见。中医对血虚症血液病的治疗,多以补养阴血为主,常选用当归、白芍、阿胶、熟地、制首乌等性味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的药物。

血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通常是指粒细胞减少症,根椐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虚劳范围,常以心、肝、脾、肾的精气血不足相关。在治疗时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和清热解毒为主。配合含有提升白细胞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党参、甘草、大枣、枸杞子、人参)能提高疗效。

恶性淋巴瘤

中医治疗恶性淋巴瘤,讲究滋补肝肾、化痰散结、养血润燥,清热解毒。可以选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中药:白花蛇舌草、三棱、壁虎、蟾蜍、蜈蚣、珍珠菜、香菇、夏枯草、猫爪草、玄参、海藻。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在中医上归属于,虚劳、瘀血证、瘰疬等病证的范畴。在治疗上以健脾温肾、益气升血和活血化痰为宜。

中医的经典理论自古就有“肾主骨生髓”之说,通过补肾的方法,可以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从而对血液病起到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中医治疗血液病有这些特点

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一般都涉及化疗,在化疗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会受到损伤,这时适当、合理的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化疗的损伤。

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

在化疗期间,同时服用中药可减少西药的高热、恶心、呕吐、出血等毒副作用。经临床证明,服用中药的患者能使化疗正常进行,促进病情恢复。

连续化疗,会使患者骨髓功能受到影响,治疗难以为继。这种状况下,中医中药可有效发挥补益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功效。

血液病不可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配合医生治疗,辅以中药益气补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尤为重要。

推荐阅读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

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中医不但可以即时降压,还可以治本,让血压彻底降下来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陈磊欣

审核丨刘汉江

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与传播,我们是认真的!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fhl/95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