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斋按:自从前年(年)9月与大家一起帮助新卓同学治疗白血病以来(参看链接·爱愈希望路迢迢),一直四处搜集中医学关于白血病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艾灸对临床化疗的辅助新卓妈妈已经可以一定程度可以自己完成。但中药验方一直缺少能够经得起多方对照验证的方药,所幸得到传奇老中医李可的《李可肿瘤医案》,其中有“小儿白血病”专篇。又在地摊淘到了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中医临床医学大系”《实用中医血液病学》,其中有对中医血液病临床治疗研究的系统资料。同时,于网络检索到一篇年一位病人亲属记录的自己依照李可验方给侄子治疗白血病的“惊奇”过程。
过去的大半个冬天,多次听到白血病患儿亡故的消息,悲悯叹惋。所以,今天核校整理所获资料中针对小儿白血病——气血两竭(气血双亏)型——既生死攸关危重情况的方药。本人对照名医黄竹斋和日本森立之等医家相关论述,赞同李可老中医的论断:“当此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关头,则当急急固脱为先。一切攻癌解毒、苦寒败胃之品,毫末不可沾唇。扶得一分正气,便退却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因此,本篇主要推荐李可老中医的方药,同时将《实用中医血液病学》中的方药附录于后,供方家和患者家属对照参考及选择应用。
特别提醒:本篇方药及用药剂量为李可老中医独特的经验,患者一定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辩证应用,切不可盲目照搬。
李可老中医:小儿白血病
年5月10日,灵石常青村13岁学生程继柱,气息奄奄,由其父背来就诊。询知两月前突然高热寒战,体温40℃,鼻衄如注,2日不止,大便如柏油状。急赴山医三院,4月5日入院(住院号77-),经抢救脱险,但极度贫血,血红蛋白4克,输血毫升无效。用COA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处于弥留状态。5月5日病危出院。出院诊断:“血红蛋白4克,白细胞36万,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病孩面色萎黄虚浮,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日仅进食l~2两,五心烦热,心动震衣,自汗如洗,两目失神;舌如去膜猪腰子,光绛无苔而干,六脉浮弦搏指,一息七至以上。从脉舌、形神见证,已属气阴两竭之死候。然其父悲伤哭泣,情极可悯。又诊病孩趺阳、太溪、太冲三脉,尚不致散乱,不吐不泻,尚能进食,胃气末至败亡,一线生机未灭。遂以当归补血汤、生脉散合方,重用参、芪,加山茱萸益气固脱:
生黄芪30克,当归、红参(另炖)、麦冬(小米拌炒)、五味子、三仙炭(神曲、焦山楂、麦芽)、炙甘草各10克,山茱萸肉、九地(熟地黄)各30克,砂仁10克,龙眼肉、女贞子、墨旱莲草各15克,阿胶18克(化入),鲜生姜5斤,大枣6枚,浓煎,小量多次分服。
二诊:5月28日。
首剂得效,上方连服10剂。服3剂可起坐,服5剂后可进食半斤,头晕大减,精神转佳,服至第7剂已能下床散步,舌上布薄白苔,津润,胃气来复,大是佳兆。
服完10剂后,日可进食1斤多。不料前日忽然泛呕、泄泻,腰困如折,脐下筑动应衣,泛酸嘈杂,喉中痰鸣如拽锯,瑟缩畏寒,下肢发凉,脉浮尺虚,舌变白腻。其父意谓感冒风寒,然则足不出户何来感冒?此必久病伤肾,元阳不固,厥脱先兆。本拟加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温养肾督,促其生血。奈患者住院已耗资数千元,贫病交困,姑以肾四味(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味),性味和平,温阳益精之品代之,温养肾命,双补气血为治:
生黄芪30克,当归、红参(另炖)、龙眼肉、姜炭、三仙炭(神曲、焦山楂、麦芽)、炙甘草各10克,土炒白术、山药、炒谷麦芽各30克,阿胶(化入)、生半夏、茯苓各12克,肾四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味)60克,鲜生姜10片,枣6枚。
三诊:6月20日。服2剂后胃寒退,泻止脉敛,服5剂脐动隐,元阳固,食增,两目有神,可出户外玩耍。10剂服完,每日温习功课,跑跳看戏,已如常人,两目神采奕奕,食纳大增,脉中取和缓从容,血色素上升至7.5克,白细胞降至ll万。效不更方,加参鹿膏10克,10剂。
四诊:7月18日。血红蛋白上升至9.5克,白细胞降至5万7千,原方守服7剂。
五诊:8月27日。血红蛋白11克,白细胞2万7千,稳步向愈,因贫困,停服中药,予单味参鹿膏克,半月量。
至9月22日,血色素12克,白细胞,余不胜欣慰,嘱病家加意调护,慎饮食,避风寒,以防不测。
不料于9月29日中午,其母高热昏迷,买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药偷吃多半个(约5公斤),当夜腹痛作泻,次日又水泻尽日,滑脱不禁,脱肛不食,大汗心悸,喘不能步。急去诊视,则六脉散乱如丝,面如死灰,四肢厥冷。急用大剂参附龙牡山萸肉,投剂不应。盖胃气败亡,百药难施,余已无能为力,终至不救。小儿不守禁忌,只图果腹,不幸夭亡,令人不胜慨叹。
李可按:小儿白血病类似“小儿急痨”,又因其主症为高热,大出血,亦可归属血证范畴。初期邪毒炽盛,充斥表里三焦,入营动血,可借鉴温病治法,以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重用生石膏~克,无犀角时可以丹皮、紫草、蚤休代之,一昼夜连服3大剂,即可阻断病势。此期人体正气尚强,用攻不可犹豫,杀得一分邪毒,即保得一分元气,攻癌即所以扶正。
若禀赋素虚,邪从寒化、虚化,甚则初病即见正气先溃,气随血脱,奄奄待毙,或高热出血之后,复加化疗摧残,气血耗伤殆尽。当此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关头,则当急急固脱为先。一切攻癌解毒、苦寒败胃之品,毫末不可沾唇。扶得一分正气,便退却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
本例的治疗,即遵循了此条原则。故当辨病与辨证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病从证。若对号入座,套用专病专方之类,则是速其死也。中西医结合,中医没得现成饭可吃。丢弃了“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法宝,何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试观本案病儿的抢救过程,历时4个月,服药40剂,未用一味抗癌药,终于降服白细胞,使血色素恢复正常。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固护脾肾元气的治则,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笔者受条件局限,未能进行系统观察研究,一得之见,偶然性、片面性在所不免。
——李可老中医
附录1
中医(李可肿瘤医案)
治疗白血病不可思议的过程
医院住院化疗时,一个疗程还未完成,中途几次血小板、血细胞都被化疗药杀得一败涂地,几次停化疗,注射大量补身体的西药都无济于事,化疗费用是常规疗程三倍以上,且未能取得应有疗效。
第二次上日本化疗药“门冬”过敏,从化疗常识上讲,不用门冬化疗药80%以上患者都会复发,所以就转入离家比较近医院治疗。
我由于到了上海看见了我侄子的症状,心里也比较着急,急着给他寻找升高血小板的药,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在下载一百多部的中医电子书中我看到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培元固本散方子,想用这个方子给他升高血小板等,咨询了两位开业的中医师,他们说未见人不好说,也只能试一试,在万般无奈中我咨询了我的一位忘年交,一位赣南医学院中西结合毕业的老校医,把电子版打印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给了他看培元固本散的方子,他说不能用,接着又看该书P页的一位急性粒细胞患者的病案,他也没有看到病人,就直接的说用该病案的方子:当归补血汤合生脉散,重用参、芪,加山茱萸益气固脱。
我在后来的时间犹豫不决下,仔细看书,发现我侄子的病名不一样,虽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症状几乎和他一模一样,只是还没有他严重,症状:面色白,虚浮(不会萎黄),唇指白如麻纸,心动震衣,五心烦热,在化疗前,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喝一杯冷水,子时出一身虚汗,还睡得不安稳,会哭,在化疗前舌如去膜腰子,光绛无苔而干,化疗后,吃激素药反而出生白苔。两目无神。不会鼻衄如注和大便如柏油状。李老辩证为气阴两竭之症,我也如法炮制:
生芪30克,当归、红参(另炖)、麦冬(小米拌妙)、五味子各10克,山萸肉、九地(熟地)30克,砂仁10克、元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阿胶18克(化入),鲜生姜5片、大枣6枚,浓煎,小量多次分服。因皮下出血症状在化疗后没有了,所以就去掉了治脾不统血的三仙炭、炙甘草各10克。
在从上海回到泉州市南安市诗山镇家里休息期间,我把药方发了过去,家人开始不敢给他吃,经询问老校医,这个方子起码不会吃坏人,于是大胆让侄子吃,吃了这个方子两天效果就出来了,嘴唇上就有血色了,上台阶也不用家人搀扶能自己走上去,四天后医院一化验,血小板达到,白细胞趋于正常值,只是血红蛋白未上去(原来就有贫血)。这个过程让我们全家人都感到为之兴奋,非常惊奇!
在医院休息了几天,于是接着第二疗程的化疗,由于医生用药过于生猛(其实这个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好多身体素虚的患者就是由于抵抗不住化疗,死在化疗输液的病床上,离我家七八里路的一女孩就是化疗时在病床上离去的),我侄子的血相非常低,具体数字不记得了,血小板和白细胞几乎跌到了谷底(元气大伤)。
第二天就输全血,第三天化验血小板和白细胞还是升不上去,医生非常奇怪。由于血相非常低,不敢吃中药,在我的追问和发火下,家人只得让侄子续吃上方中药。第五天还第六天一化验,血小板升到,白细胞正常,连同病房的病友都非常惊奇,惊叹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和白细胞绝对升不到这么快。后经骨穿检查疗效非常好,医院的骨穿报告简术如下为:髓片中原淋+幼淋占87.5%,该类细胞体大小不等,胞核圆或类圆形,胞浆量较少,淡蓝色,核仁可有或隐匿;粒、红、巨三系增生受抑;血片中原淋+幼淋占69%。
从两者简单对比就可看出中药治疗的疗效。而我家人和亲戚只简单把中药当作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手段,认为中药治疗不了白血病,尤其也有学医者也是这样,我也哭笑不得,特别是巨核细胞全片21个和核细胞增生活跃,是化疗无论如何也取得不了的效果。
附录2
“中医临床医学大系”《实用中医血液病》之
急性白血病“气血双亏型”症状与方药
1、症状:心悸气短,神疲食少,面色萎黄无华,头晕耳鸣,睡眠不宁,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质淡红,少苔或剥,脉沉细数。
2、分析:热毒耗气伤阴,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不上荣而颜色憔悴;阴血亏损,失于滋润而唇裂少津;阴虚火旺而自觉烦热,热逼津出而遍体涔涔。
3、治则:益气养心、滋阴补肾。
4、方药:生脉、二至合地黄汤加减。药选: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生地、丹皮、茯苓、薏仁、白蒺藜、龟版、远志、枣仁等,可加蛇舌草、半枝莲以清余毒。
急性白血病“气血双亏型”症状与方药
1、症状:头晕、耳鸣,面无华泽,动则心悸气促,唇甲色淡,脘腹胀闷,纳呆或虚烦,或有出血点,舌淡体胖,或有齿印,舌苔薄白,脉象虚大或濡细。
2、分析:热毒内蕴,耗伤气血。气血不足,无以荣外;脾气虚弱,运化无权;肾气不足,骨髓空虚。
3、治则: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4、方药: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八珍加减。药选:黄芪、党参、当归、白术、茯苓、熟地、杞子、女贞子、阿胶等。配伍白花蛇舌草、小蓟草等以清解余邪,且宁孙络。
特别提醒:本篇方药及用药剂量为李可老中医独特的经验,患者一定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辩证应用,切不可盲目照搬。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本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治疗白癜风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