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靶向化疗药涌入临床治疗,让不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进而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但同样的存在一部分的病人出现了基因未转阴、抗药耐药等问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什么病?病症表现有哪些?
慢粒白血病属于一种获得性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病症特点是持续性白细胞数值增高,病人可有头晕、高粘滞血症、脾脏肿大等表现,
此病分为慢性期、加速期与急变期,中位的生存期一般在3-5年,慢粒白血病一旦急变,预后都非常差,90%以上的慢粒BCR/ABL融合基因(又称费城基因)及染色体呈阳性,费城基因阳性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关键。
慢粒病人吃药复查,靶向化疗药效果不好该怎么办?
慢粒白血病一旦确诊,首选的治疗方式是酪氨酸酶抑制剂(TKI)维持,推荐为伊马替尼mgqd,治疗期间应定时定期监测血液学、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反应,其中细胞学反应一般采用FISH检测,而分子遗传学反应一般采用PCR荧光定量监测BCR-ABL转录本水平(IS)。
此病靶向药治疗反应分为最佳反应、次佳反应及治疗失败,用上述指标来评估,治疗反应次佳以及失败的患者在评价治疗依从性、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合并用药的基础上及时行BCR-ABL激酶区突变检测,适时更换第二代的TKI,如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有合适供者可考虑allo-HSCT。
若存在T激酶区突变,则二者均耐药,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移植,但部分的病人因为移植费用高昂,年龄以及复发担心等顾虑等不想移植,可以选择中西结合治疗,建议个体化,另外长期基因未转阴的病人,建议吃中药配合调治,促进帮助治疗。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白血病病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