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粒白血病有两种分型成人型和幼年型

时间:2021/4/10 18:47:13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70339.html

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成人型和幼年型。

成人型小儿慢粒白血病:起病隐匿,病程长,预后较好,症状轻,有轻度贫血、乏力、低热、脾脏肿大等表现。

幼年型小儿慢粒白血病: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预后较差,症状重,早期即出现贫血、出血、发热、突出的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皮疹在儿童慢粒并不多见。

(1)慢性期:

此期粒细胞数明显增高,主要浸润于骨髓、外周血、脾脏和肝脏,血黏稠度增高。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或是症状较轻,病人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乏力、左上腹饱满或疼痛、胸骨中下段压痛阳性。

这些临床情况相对容易控制,很少有出血症状。这一期平均可持续3年。此期可有很高的白细胞数,称为白血病危象,造成血管阻塞并出现相应的临床情况。表现为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表现,慢性期一般约1~4年,以后逐渐进入到加速期,以至急性变期。

(2)加速期:

出现进展性加重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和出血倾向,脾肿大,往往为巨脾,肝脏常有轻度到中度肿大,化疗难于控制。

(3)急变期:

可缓、可快,约5%病人急剧进入急变期。急变期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贫血、出血、发热,肝、脾肿大,并可伴有其他髓外浸润灶。

成人型约85%以上的患儿存在Ph1染色体,周围血象主要为白细胞增多,80%在×/L以上,血色素在80g/L左右。血小板增多。

幼年型小儿慢粒白血病:发病年龄4岁,多为1~2岁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起病急,病程较短,类似AL。

初发症状常为反复感染,其次为出血、腹痛、骨痛、淋巴结肿大及进行性肝脾淋巴结中度肿大。多见面部斑丘疹或湿疹样皮疹,甚至为化脓性皮疹,亦可见皮肤咖啡斑。

幼年型染色体检查多为正常,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低和中度贫血。白细胞中度增高,多在×/L以下。未成熟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可出现在周围血中,并有单核细胞增多。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偶正常。

因儿童慢粒少见,诊治方法多借鉴成人慢粒白血病的治疗经验。目前对慢粒的治疗常用靶向药物,对副作用大不耐受的患者,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以及适合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可进一步复制添加

有病疑?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sbj/92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