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OncologistLink
链接·交流·合作
汇报专家:医院吴少玲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目标也在不断提升,不仅仅要做到能够控制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同时也要追求较高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期分享的病例为一线治疗失败同时伴随一线药物不耐受的典型病例,期待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
病例讲解
吴少玲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美国宾州HMC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山东省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血液MPN工作组副组长
山东省细胞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老年学会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血液病MDS专委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分会委员
青岛市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
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主持省自然面上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厅市级课题3项
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创新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
病例介绍
患者赵某某,女,36岁,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年,既往体健。
-09因胸痛、医院。
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胸骨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约3cm可触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WBC40.1×10^9/L,Hb10^9g/L,PLT×10^9/L。
骨髓形态学: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改变。
骨髓染色体:46,XX,t(1;9;22)(q42;q34;q11.2)[20]。
融合基因-BCR/ABLp(定量)国际标准值.07%。
融合基因-BCR/ABLp、融合基因-BCR/ABLp低于检测灵敏度。
入院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Sokal评分0.2,低危
诊疗方案
初始予羟基脲、碳酸氢钠片降细胞治疗1周。
-10开始口服伊马替尼mgqd。
服药期间出现乏力、恶心,血常规:ANC0.9×10^9/L,伊马替尼减量为mgqdpo;
仍感不适、乏力,血常规示ANC仍较低,伴贫血,伊马替尼再次减量为mgqdpo。
-03患者不规范服用伊马替尼半年后,复查。
查体:神志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血常规:WBC1.88×10^9/L,ANC0.60×10^9/L,Hbg/L,PLT×10^9/L。
骨髓形态学:增生低下骨髓象,粒红两系增生不良,巨核数可,血小板可见。
染色体:46,XX,t(1;9;22)(q42;q34;q11.2)[1]/46,XX[14]。
核酸测序:ABL激酶突变阴性。
融合基因-BCR/ABLp(定量)国际标准值10.%。
方案调整
1.考虑伊马替尼致WBC减少,属III级血液学不良反应;
2.伊马替尼减量后仍不耐受;
3.6个月骨髓细胞遗传学未获CR;
4.6个月融合基因BCR/ABLp10%,为TKI抵抗;
综上,按照指南更换为另一种TKI类药物。
-03开始氟马替尼mgqdpo治疗至今。
患者诉偶有恶心,程度较轻可耐受。
-05融合基因-BCR/ABLp(IS)0.%。
-11-24再次复查,融合基因-BCR/ABLp降至0,得到理想的分子学反应。
-7-28血常规:WBC2.59×10^9/L,ANC1.03×10^9/L,Hbg/L,PLT97×10^9/L。
患者的血象趋于稳定,接近于正常值,证明氟马替尼的血液学影响可以耐受。
-2-24氟马替尼服用近一年,复查,融合基因-BCR/ABLp仍保持为0,达到非常好的深层分子学缓解。
氟马替尼总结
氟马替尼年正式获批上市。
氟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他TKI相似,半衰期与其他TKI相比较长,每日只需一次给药。
氟马替尼疗效与2代TKI类似。
此项临床研究,验证了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中国初诊CML-C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氟马替尼治疗CML-CP,分子学反应率更高,反应更快、更深,其一线治疗CML-CP,6、9、12个月的MMR、MR4和MR4.5率均显著高于伊马替尼。
氟马替尼治疗CML-CP,达到MMR的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时间显著短于伊马替尼。
氟马替尼治疗CML-CP,3个月的早期分子学反应率更高,均显著高于伊马替尼。
氟马替尼治疗CML-CP,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更高,反应更快,均显著高于伊马替尼。
综上研究显示,氟马替尼治疗CML-CP的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率更高,能达到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其安全性符合患者的长期治疗需求。
从安全性比较:
氟马替尼与生活质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氟马替尼未发生2代TKI特有的不良反应。
与其他2代TKI相比较,氟马替尼的优势明显:
1.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
2.不良事件少,安全性较好
3.可作为CML-CP治疗新选择
总结
通过以上病例大家可以看到,病人在接受一线治疗半年后,依然没有达到指南要求的良好的分子学反应和细胞遗传学反应,判定为治疗失败。同时伴有较高的骨髓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根据年版最新慢粒指南,建议病人更换方案,改为氟马替尼mgqd。从结果上来看呢,病人也取得了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双重改善。这也体现出,氟马替尼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线耐药或者不耐受病人中确实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期待国产药物氟马替尼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慢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年版)
2.ELN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建议
3.NCCN临床实践指南,慢性髓性白血病(.v3)
4.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年版)
文稿/美编IFLORA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发布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了
喜欢,就给我“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往期会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