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液肿瘤会议徐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时间:2021/5/25 16:26:15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缪祎徐卫南京医院医院

  编者按:第五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暨年金陵淋巴瘤论坛于年5月20~22日于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南京医医院(医院)徐卫教授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精准医疗进行了精彩论述。会后,本刊特邀徐教授就CLL的诊断、治疗进行撰文,供广大医学同道学习参考。

CLL的诊断

  CLL的诊断要求外周血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达到5*/L以上,典型的CLL免疫表型为CD5+、CD23+、CD22+(dim)、FMC7-、sIg+(dim),部分不典型病例可以出现sIg+(high),CD23-/+,FMC7+的情况。与版WHO分类不同的是,在年WHO分类更新中,强调在没有髓外病变并且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5×/L的情况下,即使出现血细胞少或疾病相关症状,也不能诊断CLL。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年WHO分类更新明确了MBL是CLL的前驱病变这一概念。除此之外,还强调了MBL的数量的划分,即单克隆B淋巴细胞0.5×/L的患者进展风险极低,无需临床随访;≥0.5×/L的患者,这类患者在表型和遗传/分子特征方面与Rai0期的CLL患者类似,需要定期随访。

CLL的一线治疗

  并非所有的CLL患者都需要治疗,仅当患者出现治疗指征时,才需要开始治疗。对于具有治疗指征的患者,需要结合p53缺失及突变的检测结果,同时评估患者对化疗的风险(疾病累积评分,CIRS)来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CIRS≤6分的初治患者,如果没有p53缺失及突变,则优先选择FCR或BR方案进行治疗。德国CLL10临床试验表明,FCR方案在完全缓解率(CR)和无进展生存(PFS)方面依然要优于BR方案,但是FCR所导致的粒细胞减少和感染要明显高于BR方案,尤其对于大于65岁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FCR组明显较高,所以对于化疗耐受性相对较弱的患者,推荐BR作为首选方案。

  对于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CD20单抗(GA或利妥昔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在缓解率及PFS、总体生存(OS)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苯丁酸氮芥。故推荐CD20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作为这类患者的一线方案。

  具有p53异常的CLL预后较差,对FCR方案反应不佳。推荐这类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对于能够耐受化疗的患者,可以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联合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强龙(FFP+R+HDMP)的方案,亦可以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改良HyperCVAD方案。对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FFP+R+HDMP方案或者CD20单抗联合苯丁酸氮芥的方案。

复发难治CLL的治疗

  复发难治CLL(R/RCLL)的治疗指征同一线治疗,需要考虑患者既往一线治疗的疗效。对于缓解时间超过2年的患者,可以重复一线治疗方案或者选用新方案。而对于缓解时间2年的患者,需要首先选择一线方案未用过的方案。

  对于R/RCLL目前所有治疗方案疗效不佳,建议参加临床试验。近年来,BTK抑制剂ibrutinib、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以及Bcl-2抑制剂ABT-显示出一定的疗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BT-,在一项包含了例伴p53缺失的R/RCLL患者的单臂多中心研究中,总体有效率高达73.8%。这些新药将会给R/RCLL的治疗带来希望。

总结

 对于CLL,准确诊断非常重要。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治疗指征,选择治疗方案之时需要综合考虑有无p53异常以及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性。对于R/RCLL,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推荐患者参加临床试验,一些新药如ABT-的出现可能会给这些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专家简介:

  徐卫,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淋巴瘤首席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共建)、江苏省高校优医院淋巴肿瘤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目前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实验诊断组委员、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血液学会委员兼秘书、南京市血液学会委员;江苏省“兴卫工程”优秀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工程”(第二层次)、“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和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和《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IF5分12篇),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等10余项;获省部级奖4项。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sbj/99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