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m.39.net/pf/a_4650571.html
AnthonyV.Moorman教授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北方癌症研究所
《肿瘤瞭望》:您认为最近大家 Moorman教授: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ALL来说其意义可能有限,而基因异常对于明确患者对标准化疗的应答则是更重要的预测因素。染色体的异常和亚缺失可能确定患者接受何种治疗是有帮助的。
《肿瘤瞭望》:随着靶向治疗的进步,是否有可能治愈高危型ALL,如ph+ALL?
Moorman教授:是的,我认为的确有可能。对于ph+ALL,BCR融合基因并不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是唯一的基因异常,因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不是治疗ALL的唯一化疗药物。对于CLL我们必须考虑其他的基因异常。在标准化疗中加入伊马替尼已显示可以提高预后,并且很多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对于儿童和成人均有效。值得庆幸的是ALL很多基因异常对于化疗相对敏感有效。其中一个悬而未决问题是BCR-ABL样ALL的治疗,此类患者高表达类似BCR-ABL的基因,但缺乏真正的BCR-ABL融合。理论上酪氨酸抑制剂对此类患者应该有效,但是目前的临床、体内和体外的研究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点,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肿瘤瞭望》: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及其意义?
Moorman教授:MRD是非常好的预后指标。提高MRD的预测价值第一步需要确定其检测方法。目前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PCR检测IGH重排、以及新一代的测序都是其检测方法,它们对于患者的临床危险分层都有指导意义。目前,MRD检测技术的标准流程的统一非常重要。所有ALL患者都可以选用其中一种方法来检测,但不能将一种方法的结果去指导长期应用其他方法检测的患者治疗。当一个患者应用多次化疗时,确定流程中的检测方法以鉴定复发危险因素是非常关键的。我非常支持应用MRD作为危险分层的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复发的风险还要考虑所选用的化疗方案。很多研究显示高度超二倍体患者的PFS、OS非常良好,但是如果你观察MRD的变化会远远慢于那些有特殊基因如TEL-AML1、ETV6-RUNX1的患者的疗效。其中的原因是体外高度超二倍体对于甲氨蝶呤(MTX)很敏感。大多数患者诱导治疗阶段没有接受MTX,因此超二倍体患者并没有暴露于最敏感的药物下。所以如果只用MRD来做患者的危险分层,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疗的风险。未来的危险分层,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将是结合MRD和基因遗传学手段来进行患者治疗应答和预后的预测。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