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理机制研究以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AML治愈率已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多中心协作组儿童AML治疗最新数据显示,儿童AML总体存活率(OS)平均达65%以上,最高达80%以上;3年以上无事件生存率(EFS)平均达50%以上[(49.0±4.0)%~(66.7±4.0)%],见表1。儿童AML治疗疗效的提高归功于治疗前精准的危险度分级、有针对性的分层治疗方案、疾病活动度动态监测如微小残留病(MRD)监测、时机合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恰当的支持治疗等。本文将主要阐述儿童AML[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外]的治疗进展及未来治疗趋势。
精准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是决定AML治疗策略的前提。随着预后相关基因标志被不断发现,遗传学信息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重视。WHO新的分类方案(版)强调,新诊断的AML需完善遗传学检查后方可开始化疗。准确识别儿童AML的复发危险因素,判断预后,根据预后分型治疗,可极大地提高患儿存活率。
年由首都医科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牵头成立的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ML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中国儿童AML诊治研究,目前已通过大宗病例报道得到具有预后提示意义的基因标记,并将其引入CCLG-AML方案危险度评估研究中,如提示预后良好的NPM1突变、CEBPα双突变,提示预后不良的FLT3-ITD突变及c-kit突变等,以完善中国AML疾病预后预测体系。CCLG-AML认为,在明确诊断及危险度分级前提下,AML的治疗原则仍为实施强化疗原则,以获得早期缓解及长期生存。
1诱导缓解治疗
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Ara-c)仍是经典诱导缓解治疗的骨架方案。在此基础上,国际不同协作组通过调整蒽环类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用药间隔及加入第3种药物以试图在疗效及副反应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虽然各国诱导方案不尽相同,但目前儿童AML初次缓解率均能达到85%以上。
诱导缓解方案中3种常用的蒽环类药物为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及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ox),三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尽管对OS并无影响,有研究表明诱导方案中使用脂质体柔红霉素(DNX)代替DNR可降低治疗相关病死率,并可提高(t8;21)患者EFS;而另外一项多中心研究则提示,Mitox可降低复发率。
虽然已有研究显示,诱导治疗阶段大剂量Ara-c可改善成人AML预后,但大剂量Ara-c在儿童诱导化疗阶段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单纯增加DNR剂量并不能提高缓解率及OS。最近AML17方案临床研究中,将例成人AML患者随机分组至接受60mg/m2或90mg/m2DNR化疗组,结果显示,两组间无论是诱导缓解率还是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越来越被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白殿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