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一.什么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费城染色体。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
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5%~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细胞。
(2)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10%。
(3)染色体:有ph1染色体。
(4)CFU一GM培养:集落和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一)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例可增至10~50:1。分类中以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细胞为主,常见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原十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15%,粒系有丝分裂及嗜酸、嗜碱细胞增多。大部分病例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成堆分布。约1/3病例于病程不同时期伴有骨髓纤维化。慢性期中性成熟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减弱或缺乏,急变期增高。
(二)细胞遗传学检查
85%~95%以上的慢粒病例有ph1染色体。
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增高,一般在(~)×/L,甚至可高达0×/L,分类中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和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十早幼粒细胞一般不超过10%,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核红细胞易见。半数病例伴血小板增多,高者可达0×/L以上,少数病例血小板减少。贫血仅轻度,加速期和急变期常见中度或重度贫血。
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1.慢性期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①单种药物:马利兰仍是目前治疗慢粒的首选药物,常用量4~8mg/日,最大不超过12mg,分2~3次服。待白细胞下降后逐渐减量,降至(10~15)×/L时停用,缓解后以一定量维持白细胞在10×/L左右。异靛甲,先从小剂量每日50mg开始,以后逐渐增量为每日75~mg,分2~3次饭后口服。靛玉红每日剂量~mg,分3~4次口服。羟基脲对白细胞非常高的病例见效快,每天1.5~3.0g,1次或分次口服。维持量每天约0.5~1.0g。二溴甘露醇为马利兰无效时的二线药物,每日0.25~0.5g,分次服用,维持量0.25g/日~0.25g/每周,1,2:5,6-二去水卫矛醇每日5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推,用7天间歇7天为1疗程,视病情重复疗程,直到白细胞降至10×/L左右。6-疏基嘌呤或6-TG,两药作用相似,剂量每日2.5~3mg/kg,白细胞下降后改为维持量。嘧啶苯芥适用于马利兰复发或无效病例,每日5~10mg,分次口服,5天一疗程,间歇7天,2~4疗程后改用维持量,每天5mg,每月连服5天。三尖杉酯碱,常用量每日4~8mg,静注,待白细胞下降至20×/L时剂量减半,下降到10×/L以内即可停药。
②联合化疗:HT方案:羟基脲0.5~1.0g,2次/日或3次/日,连用7天;6-MP或6-TG50mg,2次/日或3次/日,连用7天。休息5~7天重复应用,剂量视血象酌情加减直至完全缓解。COAP方案:环磷酰胺mg,静注第1、4天;长春新碱1~2mg,静注第1天;阿糖胞苷50mg,静注每12小时一次,连用5~7天或9天;强的松20mg,1次/日,连用5天。停药7~10天后根据病情可重复应用直到完全缓解。HA方案:三尖杉酯碱4mg/日,静注连用3天,阿糖胞苷~mg/日,连用7天,静注,休息5~7天重复应用,共2~3疗程,以后三尖杉酯碱1mg/日,静注连用20天。上述方案缓解后改用下列三方案,每半年轮换1次,第一年每月1次,第2年2月1次,第3年3月1次。DA方案:环磷酰胺0.2~0.6g/日,静注,1次/日。连用3天,阿糖胞苷~mg/m2,静注,5~7天。HA方案:三尖杉酯碱2~4mg,静注,1次/日连用3天;阿糖胞苷~mg/m2,静注,5~7天。DA方案:柔红霉素40~60mg,静注连用3天;阿糖胞苷~mg/m2,静注,5~7天。
(2)干扰素(IFN):是天然的细胞因子,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及诱导分化作用。虽然临床可获得较好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以普遍推广。目前临床多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剂量为IFN-α-2b,2×U/m2~5×U/m2,也有用2×U/m2。近年有人提出IFNγ与IFNα。合用,或化疗与IFN合用可以提高疗效。
2.加速期治疗多选用羟基脲、6-TG及联合化疗,参照慢性期用法。
3.急变期治疗慢性急变的防治仍无理想方法,一旦急变,治疗原则按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方法进行,具体方案根据急变后的细胞类型确定。(二)非药物治疗
1.放射治疗对病情进行性进展,白细胞数急剧增高,脾及淋巴结显著肿大的病例可进行脾区照射,5rad*开始,随后增至~rad,每日或隔日一次,当白细胞下降至20×/L时停止照射,一般总剂量在0~rad之间。
2.脾切除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脾切除:①巨脾,压迫症状显著;②继发性脾功能亢进;③药物控制不理想或发生顽固性血小板减少者;④脾破裂、出血或栓塞者;⑤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3.白细胞清除术适用于白细胞过高者,是防止栓塞的应急办法,在短时间内可使过高的白细胞总数下降。
4.造血干细胞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根除白血病细胞株,达到临床治愈的方法。选择慢性期患者,经预处理后,再接受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使临床部分病例长期无病存活。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保健
1、白血病患者的饮食要从多方面考虑,因为治疗的关系,所以日常饮食也是有所改变的,白血病患者的饮食最好是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现象,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影响,并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要均匀。
2、由于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所以人们要注意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这也是白血病患者治疗时的饮食原则之一,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是有帮助的。
本文来源: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脑健康》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