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过去的二十年,虽然关于CML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再不断开展与深入,但仍有许多问题是目前不能解答并继续探索的。CCMTV-临床频道血液科邀医院江倩教授就年慢粒的研究热点与重要实验数据作分享。
首先江倩教授总结年ASH会议中几项重大研究,这些数据的公布都试图回答如何在真实世界中做到患者与药物的最佳选择。
其次停药研究是近几年持续的研究热点,针对如何做到停药,江倩教授指出除干扰素等其他因素之外,主要考虑两大因素——治疗时间与深层分子学反应的持续时间,只有让患者接受足够长时间的治疗,并获得长时间的深层分子学反应,停药才有可能。
最后江倩教授指出耐药机制以及针对耐药机制开发的新药一直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热点与挑战,关于这个问题,ASH年会上的中国声音——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TKI新药的问世,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此外,针对长期慢粒患者容易疑惑的问题,例如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问题,年轻患者的妊娠问题等,江倩教授也给予相应的解答。
江倩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擅长血液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专业方向为急、慢性白血病、髓系增殖性肿瘤(MPN)和恶性淋巴瘤,尤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研究有深刻造诣。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