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技术,也叫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覆盖面广以及产出巨大等特点。近些年来该技术不断蓬勃发展,广泛应用于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产科、药学、法医学等领域。
?与我们血液科相关的主要是血液肿瘤和感染,可以确定疾病重要的靶点、药物是否耐药、病源种类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技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很少,文献极少。早就有学者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存在克隆性造血,并且后期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几率大约为15%,转为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几率10%。?所以就有中心运用二代测序技术靶向检测25种髓系肿瘤基因,分析AA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希望找出患者发病的原因,甚至根据病变基因找到类式慢粒患者伊马替尼样的靶向药物,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比较有意义的突变基因。
?他们检测了例AA患者髓系肿瘤相关的25个基因:
(ASXL1、CBL、DNMT3A、ETV6、EZH2、IDH1、IDH2、JAK2、NRAS、KRAS、RUNX1、SETBP1、SF3B1、SRSF2、TET2、TP53、U2AF1、ZRSR2、CALR、MPL、SH2B3、CSF3R、BCOR、BCORL1、PIGA),其中,19例检出髓系肿瘤相关基因变异,总变异率为6.48%。发生变异的基因共10种:KRAS、ASXL1、PIGA、TP53、BCOR、TET2、SF3B1、DNMT3A、SH2B3、MPL;其中变异最多的基因为TET2,共5例,变异率为1.71%;其余KRAS、SF3B1、MPL各1例(0.3%),ASXL1、PIGA、TP53、BCOR、DNMT3A、SH2B3各2例(0.7%)。研究后发现基因变
异发生率与年龄有关,而变异发生率与性别、AA分类无关;在疗效方面,有无髓系肿瘤基因变异与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无差别。
???另有研究显示PIGA突变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更好,预后佳。DNMT3A、ASXL1和其他在MDS或AML中发现的基因突变,治疗效果差,预后差。
??总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二代测序应用较少,目前无突破性的发现,远期仍需长期的研究,希望将来会有好的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