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临床面对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

时间:2021/5/18 15:52:51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作者:医院检验科杨新宏

一、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

2.既往肺结核病史,自诉已治愈。

病史2个月,以乏力为主要表现,20天前无诱因出现咽痛,治疗后好转,后逐渐进展右耳疼痛,右耳道有脓液流出,行相关检查示右耳耳膜穿孔,治疗后好转,1周前患者自觉排便时肛周疼痛,呈撕裂样,后疼痛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外院诊断为“肛周脓肿”,建议抗炎或手术治疗,并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2天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6℃,无畏寒,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排尿不适,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体温可下降,今日于门诊,查血常规异常,白细胞计数13.97×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计数46×10^9/L,外周血涂片发现原幼细胞占39%,建议住院治疗。

二、步诊断即诊断依据

1.急性白血病?依据患者以乏力、发热为住院表现,合并肛周脓肿,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原幼细胞大于20%,目前不排除急性白血病可能,代入院后完善骨穿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2.肛周脓肿:依据患者发热,外院诊疗经过,可诊断。

三、鉴别诊断即依据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疾病的RAEB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但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20%。在老年患者中常见,待骨穿结果回报后协助诊断。

2.类白血病反应:患者可表现为白细胞明显升高,通常50×10^9/L,多见于感染、肿瘤等相关疾病,随原发病的缓解白细胞可下降,外周及骨髓无原始、幼稚细胞。患者外周血可见原始细胞,故除外该诊断。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病可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伴或不伴血小板升高,骨髓中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增生,出现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外周血及骨髓中若出现原始细胞需警惕进展为急变期,待完善骨穿检查明确诊断。

四、辅助检查

1.叶酸6.11nmol/L,铁蛋白.80ng/ml,转铁蛋白.00mg/L。

2.骨髓细胞学形态报告: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以异常中幼粒细胞为主占82.0%,胞体中等大小,圆形;浆量中等,蓝色,可见Auer小体,于核凹陷处可见一小堆粉红色/朝阳红颗粒;核大,圆形,染色质粗糙,可见核仁。红系增生减低,成熟红细胞无明显异常。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形态大致正常。全片共见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单个可见。诊断意见:考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b)。

图1~6为异常中幼粒细胞细胞,图3、图4胞浆中可见Auer小体

五、最终诊断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b)。

检验视界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zztz/986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