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奥兰多当地时间年12月4日下午1:00-3:00,在由国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基金会(iCMLf)主办、MAX基金会协办的一年一度的CML论坛上,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倩教授作为中国首位受邀的报告嘉宾在论坛上做了精彩报告。会后,本刊特邀江倩教授针对本届论坛有关CML管理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现场专访。
停药仅适用于部分患者,长期持续治疗是停药前提早在几年前国际上有学者提出,CML患者经TKI治疗获得完全分子学反应(CMR)、且持续2年以上可以考虑停药。但时至今日仍未真正贯彻实施,仍只限于临床试验。
江倩教授认为,CMR且持续2年以上只是停药的必要条件,尤其只是国外进行停药试验的入选条件。然而,就目前随访结果看来,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中仅有40%在数年的观察中维持CMR;多数患者在停药后在半年内重现分子学异常。因此停药仅适合部分患者。由于目前仍局限于临床试验,因此我们不鼓励所有达到持续2年以上CMR的患者盲目停药。另一方面,停药的前提在于长期治疗以获得深层而持久的CMR。然而在中国,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很多患者不能坚持长期应用TKI,因此患者的疾病缓解深度有限;同时,医院或检验中心获得了国际标准化(IS)转换指数(CF),但检测技术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和提高,很难断定患者是否深层的分子学反应。此外,预测停药成功的因素尚不确定。因此她认为,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目前并不是推广停药概念的的最好时机。
在问及CML患者TKI治疗达CMR已2年以上、且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水肿严重)时,在选择停药观察还是换药治疗时,江倩教授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应持谨慎态度。可以考虑减低药物剂量,或同时联合对症治疗。如果患者经济方面没有限制,也可考虑换用其他种类的TKI。而对于TKI治疗达CMR且持续2年以上停药后出现复发的CML患者,再次应用TKI治疗仍可以获得与初始治疗相一致的反应。她强调说:“现在发表的研究显示,在严密的、高质量的分子学监测技术的保证下,几乎所有出现疾病再现的患者再次应用TKI时均可获得如初的治疗反应,但极个别患者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疾病进展”。
CML仿制药备受 在谈及当今CML管理的热点和趋势时,江倩教授表示TKI仿制药是今年CML的热点话题之一。她介绍道:“实际上,仿制药的应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近年某些西方国家也开始应用。但由于仿制品将在最近1~2年在欧美市场广泛上市,因此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 最后,在谈及本次作为首位中国专家在iCMLf论坛做大会报告的感想时,江倩教授表示:“受到iCMLf的邀请参加今年于ASH会议中举办的iCML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年,iCMLf对于发展中国家CML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给予了高度 会后,亚洲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研究联盟(ACSA)主席Kim教授听了江倩教授的报告后,当即邀请江教授在ASH年会期间召开的ACSA年会上再度报告。(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