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孩子小儿白血病防治知识之二

时间:2022/1/23 19:20:02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第一章小儿白血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一节小儿白血病病因

白血病是克隆增殖性疾病,即白血病细胞有自己的干细胞、祖细胞、前体细胞,呈无限增殖和分化阻滞,失去细胞原有的正常功能,不同型的白血病发生于骨髓任何一个系,任何一个阶段的细胞,其染色体发生畸变,细胞不能分化、成熟,而呈指数增殖,即肿瘤生长大于丢失,直至宿主死亡。

白血病的病因分为先天和后天因素。

一、先天因素:

1、胎儿起源: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某些小儿白血病可能起源于胎儿,提出这个设想是因为发现某些同卵孪生婴儿患同一种类型白血病。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60-70%的患儿有细胞学异常,表现在t(4;11)(q21;q23)的基因位点上,以表达MLL/AF4融合蛋白为特征。研究者发现,在出生后5个月至2岁时确诊为ALL的小儿,其出生纸片血斑样本中存在MLL/AF4融合基因序列,由此证实带有融合基因序列的白血病细胞起源于宫内胎儿造血。

也就是说,融合基因在出生前或出生时就已存在于胎儿血循环中,相隔9年先后患ALL的同卵孪生儿,其融合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2、融合基因:

80-90%的急性白血病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在迄今报道的多种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中,平衡性易位最常见,并导致融合基因产生。最常见的就是t(12;11)(p13;q22)染色体易位,形成TEL/AML1融合基因。约1/4的ALL患者中,存在TEL/AML1融合基因,早期的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出生时即存在这种基因,提示胎儿时期就已经发生病变。

英国牛津大学从事研究的多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前白血病干细胞”,这一成果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dxal/1201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