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DS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6a一例

时间:2022/5/2 12:52:57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http://m.39.net/news/a_6185488.html

现病史

患者男,61岁,于年7月6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体温达40℃,伴畏寒、寒战,伴头晕乏力,有腹痛、腹泻,便中带血,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

遂至外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5.9×/L,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76×/L(患者口述)。7月8日血常规:白细胞5.6×/L,淋巴细胞比例72%,中性粒细胞比例5.3%,单核细胞比例22.7%,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76×/L,有核红细胞计数12个/WBC。骨髓细胞形态: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倒置,粒系尚增生,可见颗粒缺少或缺如,AKP积分:28分/N.C,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为主,可见核畸形、核出芽、核分叶、晚幼红脱核迟缓、双核幼红及巨幼样变,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巨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或小簇可见,原始细胞+幼单细胞占3.5%,血片中单核细胞占33%。结合病史及细胞形态提示CMML-1之骨髓象。

骨髓流式:CD34+细胞占2.6%,CD64+CD14+细胞占51.7%,淋巴细胞相关标记:CD2,1.3%。CD7,0.4%。CD10,1.4%。CD19小于0.1%。髓系相关标记CD11B,0.8%。CD13,69.6%,CD14,0.2%,CD15,2.0%。CD16,1.9%,CD33,71.5%,CD,95.8%。其他免疫标记:HLA-DR,99.2%,CD38,60.2%,CD56,1.7%。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未见异常。现为进一步诊断入我院。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入院检查

患者入院后行骨髓穿刺+活检,送骨髓涂片及流式、染色体检查。

-10-02染色体检查报告示:

核型:46,XY,add(18)(q11.2)[10]

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明显增生占83%,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原红、早幼红细胞占8%,部分中晚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可见核出芽、核分叶,核畸形,核间桥,见豪焦小体、嗜碱点彩、核碎裂、核分裂。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可见巨、大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粒系比例减低,核左移,原粒细胞占4%(NEC占21%)。片中偶见噬血细胞。全片找到巨核细胞60只,均为颗粒巨,可见一些单圆巨、双圆巨、及分叶过多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较少见,偶见巨大、畸形血小板。幼红细胞PAS:部分阳性(++~+++)。

骨髓涂片:×10

诊断

急性髓系白血病(M6a型,由MDS转化)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M6(AML-M6)临床上较为少见,分为M6a(红白血病)和M6b(纯红血病)。其中M6a指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及原、幼单核细胞)≥20%(NEC)。M6b较为罕见,是指骨髓有核红细胞≥80%,以原始及早幼红细胞为主,胞体常增大,可见双核及多核,胞浆可见空泡。外周血中存在大量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需校正。特殊染色:MPO红系阴性,PAS红系可呈阳性,粗颗粒或珠状、块状。

本病例初次骨穿示原始细胞+幼单细胞占3.5%,血片中单核细胞占33%,且红系未明显增高,发热、感染虽可引起单核细胞偏高,但一般不会引起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快速降低,诊断为CMML-1,并不能武断地认为误诊。入我院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提示该患者除红系发育畸形外,巨核系可见一些单圆巨、双圆巨、及分叶过多巨核细胞,并见巨大、畸形血小板。故考虑有MDS基础。该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80%,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原红、早幼红细胞仅占8%,胞体增大,并可见双核及多核,原粒细胞占4%(NEC占21%),幼红细胞PAS:部分阳性(++~+++),即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6a型,由MDS转化)。

CMML,MDS,M6之间可以随病情进展而发生循序渐进的转化,该患者近两个月内未有有效地针对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考虑该患者有转化为红白血病可能。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dxal/124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