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得了绝症。你会怎么办?是倾尽所有去拯救他,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机会看看这个世界;还是说就此放弃,由他被病魔侵蚀,最终死去?强强的爸爸选择了后者。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强强,不幸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强强的父母就想放弃了,医院就与强强的母亲发生争执。警方的调解、医生对病情的解释,都没有换来父亲的回心转意。强强被父亲签了“拒绝治疗”的出院通知书后,带回了家。一直不愿意签字的母亲,心都碎了。母亲说:“我只是想给8岁的儿子强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强强的父亲说:“那是个无底洞,也治不好的。”医生何尝没有解释过。在医生眼里,强强在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他们也很希望可以救治强强。而且在临床危险度分型评估中,强强没有高危因素,非常适合做化疗。强强的治愈率高达80%左右。无数人做思想工作,真实的案例都无法改变强强父亲的固执己见。在他眼里,这是绝症,必死无疑。救了孩子,也只会人财两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连热心帮助的村干部都忍不住怒斥强强的父亲:“将来耽误孩子,你就是罪魁祸首,你就是杀人凶手。”面对这样令人恐惧的字眼和“罪名”,强强的父亲依旧无动于衷。绝症之所以被称为绝症,大概是因为它们不仅难以治愈,还令人绝望吧。如果说之前父亲是担心钱,如今,强强已经受人资助,医院。强强的父亲继续不闻不问。这可是你唯一的心肝宝贝,唯一的儿子,就因为他得了绝症,所以就不再心疼他了吗?孩子才八岁,他来到人间才几年?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对孩子连半分关爱都不肯给予了。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伤”,但众人谴责感慨父亲难处时,又有几人看得到孩子的绝望。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放弃人生。要在懵懂的年纪被迫等死。犹记得《见字如面》曾有一期,是一封白血病患者写给妈妈的信。“对不起,妈妈,我生病了。”仅仅是信件本身,就听哭了所有观众。仅仅是第一句,母亲就泪流满面。想想当初被父亲带回家的强强,还曾想收拾书包,回学校上学……也许在强强心里,仍然在渴望着父亲的爱吧。如果自己能听话,能好好去上学,父亲是不是就能继续爱他了?然而在另一边,一位大连的母亲,刚满一岁的双胞胎女儿同时患上了白血病。妈妈两个都想救。但卖掉房子也只能救一个……夫妻俩经受了半年多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折磨,却不肯给自己喘气的机会。仿佛一旦松口气,孩子就没了希望。妈妈说:“如果我真舍了一个孩子,后半生都找不到理由原谅自己。”四岁的睿晗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尽管治疗已经花去了50多万元的治疗费,当朋友提出让他募捐筹钱时,他却婉言谢绝了。他说:“儿子和尊严,我都想要!”因为当初儿子病发,他在网上筹款时,听到了几句风凉话,说他赚了39万,好羡慕。所以他决定,宁愿靠借筹集齐所有的钱,也不愿意再接受捐助了。血淋淋的事实更加令人痛心。有的父亲,为了两个孩子心力交瘁,卖房筹款;有的父亲,为了孩子和尊严放弃救助,自力更生借钱救孩子。而强强的父亲,即使有资助,也不肯尽心。翻来覆去说“治不好”,甚至还会冒出“死了拉倒”这样的话!你究竟在想什么?在怕什么?我们不愿意去相信,世界上竟会有如此的父亲!我们也不愿意去想,亲情竟要用金钱来衡量!绝症还没有绝了孩子的路,父亲就已经绝了孩子的心。白血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病,治疗周期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尽管如此,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在坚持着。为了自己的孩子,宁愿迁徙他乡。为了治疗,父母带着患病的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即便看不到前方的路,却一刻都不曾想放弃过挣扎。在他们眼里,“要家还是要命?没了命,哪儿来的家?”是啊。如果没了孩子,这个家庭还会完整吗。即使生了病,但孩子依然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啊。如果心死了,人再挣扎地活着,又有多少意义。我不知道,强强的父亲是否可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可还是想替小强,也替自己的恻隐之心,对他说一句:孩子什么也没有做错。爸爸,可不可以,给孩子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