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得知自己患癌后,可能脑海中会冒出奇怪的想法,自己明明不吸烟不喝酒,为什么自己会患上癌症?自己也没有任何的不良习惯,作息也一直规律,为什么患癌的偏偏是自己呢?
复旦大学教师于娟乳腺癌去世,她曾在自己的博客写下一段肺腑之言:第一、我没有遗传,我体质很好,第二,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三,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的人群,而我只有1岁,为什么我得了癌症?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疑问,为什么自己明明身体很好,也没有遗传因素,各方面都表现得特别棒,但偏偏就患癌了呢,那些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他们饮食、作息都不规律,为什么他们却没有患癌症呢?
首先了解一下,癌症的发生和什么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癌症的发生主要和不良生活习惯和污染环境有关,但同时一些职业,也是诱发癌症的因素。
癌症的外源性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其实癌症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不良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长期抽烟和大量饮用烈性酒的人群,患上肺癌和咽喉癌等癌症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长时间熬夜通宵或者进食霉变烧烤类食物,都有可能会诱发癌症状。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诱因,特别是空气污染,比如弥漫有联苯胺、乙烯雌酚、放射性氡气等有害物质,就有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诱发细胞癌变,另外,紫外线也可引起皮肤癌
、职业因素:如果在平时大量接触电离辐射,比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就会诱发皮肤癌以及白血病,而这些情况在医学工作者当中多见,而对于工作在有化学毒物环境当中的人群来说,通常就也会容易患病。
癌症的内源性因素
1、基因遗传:部分人患上癌症主要和基因遗传有关,可能是基因变异或者染色体异常,而发病而经过研究,发现有不少疾病都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比如结肠癌,乳腺癌等。
2、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容易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如果体内缺乏丙种蛋白,则容易患白血病及其他癌症,另外,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内分泌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特别是雌激素及催乳素分泌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女性患者乳腺癌的发生。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何有人不患癌?其实癌细胞“害怕”这4件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亿万个细胞,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有细胞凋亡,势必就有新的细胞生长,死亡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快速清除,然后长出新的细胞,研究显示,人体每年大约能长出多一个新细胞,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
细胞在不停地分离和更新期间,DNA复制可能会出错,使细胞基因突变,变异的细胞中有部分称为腺癌细胞,即使身体中有癌细胞,并不代表着一定会得癌症,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能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及时修复和修整身体中变异的细胞,有可能直接消灭变异的细胞,一般体内癌细胞数目低于10的5次方,就能被强大的免疫系统抑制,若癌细胞超过10~6~12次方,就会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能力,从而导致癌症,免疫系统是否强大直接关系到是否患癌。
癌细胞最害怕哪4件事?1、怕运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型,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0~60分钟到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
2、怕口味清淡:胃癌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过多食用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对胃部伤害很大,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不要经常食用。
、怕戒烟:烟酒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而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更大,并且吸烟不仅和肺癌有关,还会让人更容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
4、怕好心情:在不良情绪反应中,与癌症关系密切的是抑郁强烈的挫折感,无望和无助,有人认为是抑郁催化了肿瘤,比如重症抑郁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后的预后更差。
延伸--做好哪些事情可预防癌症的发生?1、食物多样化:多样化饮食是我们一直都非常推崇的,用植物蛋白代替一部分动物蛋白也是现在营养学界的一个趋势。比如毛豆、黄豆等豆类都是比较好的植物蛋白来源,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脂肪含量较低,大豆油中的alpha-亚麻酸还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2、多吃果蔬:多样化饮食是我们一直都非常推崇的,用植物蛋白代替一部分动物蛋白也是现在营养学界的一个趋势。比如毛豆、黄豆等豆类都是比较好的植物蛋白来源,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脂肪含量较低,大豆油中的alpha-亚麻酸还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选择全谷物和高纤维食物: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可以预防便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饱腹感以及控制血糖波动,建议将一半主食替换成杂粮豆子,还能够将谷物与豆类的蛋白质互补,研究发现每天吃90克粗粮可以降低17%罹患大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