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线不必ldquo谈癌色变

时间:2022/5/3 21:40:42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电视剧《小敏家》男主人公患肾癌中期,把患者的痛苦、爱人的无助、朋友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视剧为了引起更多共鸣、增加艺术效果,常把癌症诊疗描述的异常悲壮,其实癌症治疗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癌症成为慢性病。最新癌症诊疗观念,以下是国内权威专家的肺腑之言。

白血病并非都是绝症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会认为白血病是绝症,得了就死定了。

  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呢?主要是因为电视剧看多了,尤其是日剧和韩剧,有非常多的男女主角都是死于白血病。长期洗脑让大家坚定地认为,白血病是治不好的。但30多年过去了,白血病的治疗情况早就变了。

  目前,白血病整体已是生存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其中一些亚型,比如儿童中的急淋白血病,和成人里的慢粒白血病(也叫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五年生存率都高达90%以上。白血病早就不是绝症了。现在,慢粒白血病患者已经有了近10个新型靶向药,从一代,二代到三代。随着这些靶向药的出现,只要按时服药,规范随访、定期监测、及时检测,很多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寿命和正常人群没有什么区别。

消化道肿瘤早期内镜下就能治愈

  根据肿瘤年报数据,发病率占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以消化道(食管、胃、结直肠)占据其中3位。目前,通过3E技术,这些肿瘤都可以经由胃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甚至可以治愈。喉咽癌部位隐秘,早期也缺乏特异表现,普通检查难以明确。在胃镜检查进镜和退镜时候,发现咽部早癌完全可微创治愈,彻底改变以往全喉切除的情况,让病人生活不受影响。这是目前内镜诊疗的趋势也是利器。

  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手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良性病变、癌前病变以及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对于早期肿瘤内镜下治疗与外科根治性手术取得相似的效果。

乳腺癌早期的总生存率达92.5%

  乳腺外科经常接诊乳腺癌患者,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最想和乳腺癌的朋友们嘱咐的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突飞猛进,我们不但要活得长——治愈率高,而且还要活得好——生活质量改善;过去的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外科手术为主;现在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是众多治疗手段之一;过去手术是尽可能地“切”,现在是尽可能地“留”;过去病情都偏医院治疗,现在体检筛查发现早期病例占比逐年增加,效果好,还节省花费。希望每位患者和家庭都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乳腺癌并没那么可怕。

  对一些需要放疗的乳腺癌患者,无需恐惧。现在,乳腺癌已来到轻放疗时代,即乳腺癌精准短程放疗技术。根据病灶位置形状调整放射剂量分布,在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剂量的同时保证靶区剂量强度。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达到96.1%,在乳腺癌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保障下总生存率达92.5%,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精准个体化放疗,只针对复发高危患者实施放疗,免除低危患者因过度放疗带来的损伤。

肺癌多种手段让肺癌正成为慢性病

  据中医院数据,肺癌每年新增病例约80万。像Ⅰ期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后90%的人可治愈,但是到了ⅢA期,有纵隔淋巴肺癌转移的,生存治愈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了。近年来,肺癌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手术加放化疗等方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手段也不断出现新的成果,让肺癌正在成为一种慢性病。

  在免疫治疗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的预后都比较差,只能做化疗。与化疗一样,免疫治疗也属于全身治疗的手段。但与靶向治疗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不同,免疫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能够再次激活体内的T细胞功能,去杀伤肿瘤细胞。这使得过去没有靶点、无法应用靶向治疗的肺癌病人再获一线生机,而且有望让肺癌真正成为慢性病。多学科、多种手段组合拳,再加上规范化的诊疗,晚期肺癌患者也不必绝望。

50岁后一定要做好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对预防癌症,避免由于癌症引起的死亡,意义重大。比如,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13%,但通过体检发现的早期肺癌10年生存率可达到近90%。其他恶性常见肿瘤,如胃癌、结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早期乳腺癌甚至可达到%。以上癌种,均可以通过防癌体检早期发现。

防癌体检不是保证大家终生不得癌症,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大家不得中晚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早诊早筛很重要。

对于大部分癌症来讲,一般50岁以上就可以进行常规防癌体检。但注意,乳腺癌比较年轻化,40岁开始做防癌体检。

普通体检,通常是一年一次。防癌体检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癌症,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体检间隔期也随之不同。

一、肺癌

高危人群:

·50岁以上;

·吸烟超过20包/年(含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长期被动吸烟(超20年,基本每天接触);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相关职业暴露史者;

·有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

·有慢阻肺或者慢性非纤维化病史等。

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

间隔时间: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

二、乳腺癌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

·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

·有乳腺癌家族史;

·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者等。

筛查方法:钼靶+超声

间隔时间:40岁以前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40岁以后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钼靶。

三、肝癌

高危人群:

·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

·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等。

筛查方法:血液甲胎球蛋白+超声

间隔时间: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查1次。

四、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50岁以上;

·有肠息肉病家族史;

·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抽烟嗜酒;

·结肠腺瘤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肉芽肿患者等。

筛查方法:肠镜、大便潜血

间隔时间:50岁以后做1次结直肠镜,如果检查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做第二次;每年常规体检别放弃大便潜血试验。

五、胃癌

高危人群:

·有胃癌家族史;

·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长期左上腹不适的人等。

筛查方法:胃镜

间隔时间:高危人群45岁时开始做筛查,若无异常,间隔3~5年检查;高发区50岁以后要做筛查。

六、食管癌

高危人群:

·肿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

·有不良饮食习惯,如爱吃辣、烫、腌制食品的人等。

筛查方法:食管镜

间隔时间:高危人群50岁时开始筛查,若无异常,间隔3~5年检查;健康人群50岁以后要做筛查。

厚德精诚 博学创新

科普来源:健康时报

本期编辑:和树芸马骁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sbj/1243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