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诠释教师真谛达州铁人老师患血癌

时间:2024/7/14 14:58:29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铁人老师”张琼四川新闻网达州7月15日讯(马发海记者余开洋)在她的辞典里,永远没有“放弃”和“失望”这一类消极的字眼;在她的目光中,永远透露着一种深藏生命骨子里的刚毅与坚强;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常常令她身边的领导与同事忍不住流泪;在她身上的自然真纯,让你在面对她时仿佛面对着青山和碧水。她就是坚守乡村学校13年的“铁人老师”、草坝中学80后教师张琼。坚守乡村学校十三载7月中旬的一天,走进万源市草坝镇,赶集的乡亲们正聊着张琼老师。“她真是一位好老师,一直都待在这个小镇上教书,我儿子就是她的学生。”“她是一名大学生,怎么没留在城市里工作啊?”“听说她得了一种非常严重的血液病,这么多年都一直坚持在教书。”……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张琼老师的言谈中有敬佩,有唏嘘,更有一丝心疼。年出生的张琼家乡就在与草坝镇相邻的魏家乡。年毕业那年,当同学们都为了能留在城市学校教书而奔忙时,张琼却不为所动,因为她从进大学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和城里孩子一样,农村的孩子也要接受教育啊,而且在家乡附近教书,还能够更加方便自己照顾年迈的婆婆和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的妈妈。”凭着这一淳朴的想法,张琼带着大学毕业证书考进了家乡附近的草坝中学。远离城市,偏安一隅,张琼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成为镇里家长和孩子们追捧的“明星”老师。“孩子们特别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和历史课,这让我打心里高兴。”张琼说。身患重病依然不舍讲台苦难似乎总是喜欢光顾善良的人,好像要看看他们是否还能做出更加了不起的事,张琼就不幸被选中成为了接受考验的人。年,在张琼站上三尺讲台的第六年之际,她被确诊患上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开启了她与病魔的抗争之旅,但那时身体并没有不适。为不耽误工作和不花住宿费,她经常一个人周末晚上坐火车,医院复诊开药。年,张琼顺利生下孩子,虽身体大不如从前,重度贫血,经常头晕乏力失眠,但她从来也没有放松过工作。当时她担任初三的语文教学,工作压力很大,很多时候都在哄孩子入睡后,又起床修改课件,再坐在床上改作业至深夜,一直坚持到初三毕业。课堂上晕倒送医,治疗好转后再回到教室,在最初生病的那几年里,医院和教室之间,用生命抵抗病魔,用生命教书育人。“上午晕倒,下午上课,说她是铁人老师一点都不为过。”草坝中学一位副校长这样介绍说。年7月,张琼再次去重庆检查身体,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俗称白血病前期,只有干细胞移植才有可能痊愈。从此,她的每个周末与寒暑假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辗转奔走于成都、重庆、北京、天津、医院,进行骨髓和脐带血配型的检查,以及吃药与输血治疗。张琼和同学们为人师表处处以德为先教书13年,患病7年,张琼无疑是坚强的。如今,张琼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着。在她的“坚决要求”下,张琼负责着一个初中班级的历史课,兼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工作任务没有丝毫减少。虽然现在生着重病,身子较为虚弱,但该做的备课,课上的讲课,张琼一如既往。“好多同学都喝过张老师煮的粥,还记得张同学突然腹痛,还在听公开课的张老师从领导面前走出公开课教室,医院。汶川地震那年,张老师让同学们都走了,自己才下楼,还在操场上陪着我们,给胆小的同学讲故事,还有很多数不清写不完的张老师的好……”这是从张琼学生何同学一篇长达多字的文章里摘取的两个片段,从这小小片段里,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张琼老师曾经的意气风发,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妈妈,你看病也带着我吧,我不调皮的,我还可以照顾你呀!”张琼每次外出看病儿子都想跟着她。上个月,医院通知张琼去做骨髓移植前查体,张琼和老公为需要的70多万元发愁,不巧被5岁的儿子听到了,他立刻从钱罐里拿出唯一的“大钞”——10元钱(那是外婆给他买零食的)说:“妈妈,你去买车票吧,去看病吧!我就在家里,等你病好了再还给我。”“她一直靠自已一家人的微薄收入来坚持,私下从不接受任何资助。让我感动的是,为了不耽误工作,自己身体不行时,就拉着在学校教物理的丈夫唐春晓跟着上。”曾经在草坝中学担任校长的刘达波动情地说道。虽然身患血癌7年,但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没有惊人壮举,没有豪言壮语,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一直用坚强去书写生命中的一份份执着与热爱。(图由万源市委宣传部提供)张琼患血癌7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sbj/1379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