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相竞,百花齐放,白血病青年论坛精彩纷

时间:2022/6/17 23:50:11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白癜风的治疗 http://www.zbxusheng.com/
近期以来,我们目睹了新冠疫情的来势汹汹,也见证了疫情之下隔离期间无数温馨的画面。疫情能够隔离你我,却挡不住学术的碰撞。“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于年4月29日-30日在线上举办。本次大会亮点之一仍然是青年专场,邀请众多青年基础和临床工作者分享工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在29日下午的白血病青年论坛会场中,内容精彩纷呈,医脉通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主席致辞

会议伊始,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医院沈志祥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和中国医院王建祥教授分别进行致辞。沈志祥教授表示,近年来,白血病领域进展较快,其治疗的新药物、新方案也逐渐增多,相信在未来5-10年,白血病也会像淋巴瘤一样,出现更多新的治疗方案,给白血病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另外,在本次会场中参与讲课和讨论的讲者都是活跃在血液肿瘤领域的中青年医生,他们已经成为了各个中心的骨干人物,做出了各自的工作成果,最后沈志祥教授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沈志祥教授致辞

马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物(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药物治疗等)应用于白血病,因此与往年不同,今年会议设置将淋巴瘤与白血病专场分开,期待与会者有所收获,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白血病领域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先进水平,最后马军教授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马军教授致辞

王建祥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参加本次会议,本场会议讲者多为青年才俊,首先祝贺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成果,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建祥教授致辞

专题报告

新型髓系CAR-T细胞治疗R/RAML

医院常英军教授和中国医院颜晓菁教授的主持下,医院唐晓文教授以“新型髓系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为题,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治疗的挑战”和“医院进行的髓系CAR-T的临床试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唐晓文教授介绍道,R/RAML的预后恶劣,亟待突破性的治疗手段。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AML领域已经历经10年的探索,但仍存在瓶颈,如缺乏特异性抗原、脱靶效应明显、疗效不理想和缓解持续时间短等,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AML新靶标正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探索中。医院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CD38CAR-T、CD19CAR-T和PD-1敲减的CLL-1CAR-T是R/RAML患者的有效且安全的可选手段。此外,目前国内外对CAR-NK疗法也进行了很多探索,未来CAR-NK有望成为R/RAML的治疗选择之一。

唐晓文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浙江大医院余文娟教授和唐晓文教授对CAR-T治疗AML的困难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唐晓文教授表示,目前CAR-T治疗AML的主要困难为脱靶效应,脱靶后可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期待未来可以发现更为安全的靶点,此外,AML的CAR-T治疗仍需更多探索,但具有光明的前景。医院白元松教授在讨论中表示,治疗AML的潜在靶抗原也存于正常的细胞上,这也阻碍了CAR-T在AML中的应用,期待更多新靶点的发现,推进AML的CAR-T治疗。

讨论环节

罕见骨髓瘤类型

在第二场专题报告中,由首都医科医院高文教授和吉医院靳凤艳教授担任主持,医院杜鹃教授以“罕见骨髓瘤类型”为题进行了报告。杜娟教授介绍道,罕见骨髓瘤发生率低,具有鲜明的疾病特征,预后异质性强,在临床诊断中一般体现为“未见到也未想到”、“见到却未想到”、“想到却未见到”。杜娟教授分别介绍了九大类罕见疾病类型,包括:髓外浆细胞瘤、累及中枢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巨灶型多发性骨髓瘤、IgD型多发性骨髓瘤、IgM型多发性骨髓瘤、IgE型多发性骨髓瘤、不分泌型和寡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最后杜鹃教授表示,期望大家知晓骨髓瘤罕见类型,在诊断中达到“想到也已见到”,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杜娟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讨论环节中,靳凤艳教授表示,对于骨髓瘤的罕见类型,通过总结,包括多中心的合作,才能对其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有所认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解决对罕见骨髓瘤的诊疗问题。内医院高大医院李亚军教授也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杜鹃教授针对李亚军教授的问题表示,对于髓外骨髓瘤的病例特征和基因分型,目前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楚,没有像淋巴瘤一样根据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特点的相关分类,期待未来可以开展更多研究来进行探索。

讨论环节

老年白血病异基因移植进展

在随后的报告环节中,医院彭军教授和大连医院贾治林教授担任主持,医院王昱教授以“老年白血病异基因移植进展”为题进行了报告。王昱教授从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移植治疗现状、老年恶性血液病移植是否获益、供者选择和预处理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介绍。王昱教授表示,我国老年患者移植病例数逐年增多,相关研究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改善患者生存,尤其是在中高危亚群中获益更大,建议适合的老年患者考虑进行allo-HSCT,包括≥70岁的患者,另外,老年综合评估较为重要,有助于指导分层和治疗选择。

王昱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随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唐庆华教授和医院曾东风教授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王昱教授在讨论中表示,老年中高危患者进行移植获益显著,对于老年低危患者,如果可以通过靶向维持治疗获得较好的缓解率,也许可以避免移植。

讨论环节

包含中剂量阿糖胞苷的HAD方案治疗成人AML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中国医院姜尔烈教医院谭业辉教授担任主持,中国医院王迎教授以“包含中剂量阿糖胞苷的HAD方案治疗成人AML”为题进行了报告。中国医院进行了一项研究,初步亚组分析显示,预后良好、中等组AML(尤其是伴有CEBPAdm和AML1-ETO)可以获益于含有中剂量阿糖胞苷的HAD诱导方案,相信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更早的进行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

王迎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医院房孝生教授和王迎教授对该方案的后续巩固治疗进行了探讨,王迎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显示巩固治疗对整体疗效影响不大,通过前期研究发现,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巩固方案即可。

讨论环节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发性骨髓瘤MRD数据分享

医院邢晓静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医院阎骅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院安刚教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多发性骨髓瘤MRD数据分享”为题进行报告。安刚教授表示,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对于多发性骨髓瘤(MM)越来越重要,目前已经确定的观点包括:MRD阴性是PFS的替代指标,也是OS的替代指标;NGS和NGF检测MRD已经标准化,而且能够与PET-CT互补;另外,MRD检测还可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目前中国医院建立了四种MRD检测体系,包括EuroFlow、NGS检测方法、质谱检测EasyM、全身核磁DWI-MRI,同时开展了相关研究,探索了MRD动态监测在MM中的价值,结果显示,MRD状态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MRD阴性患者无论是PFS还是OS均显著优于MRD阳性患者,可见获得MRD阴性是MM最重要的动态预后指标。另外,MRD缓解深度与MRD阴性持续时间也与生存相关,而MRD阴性获得时机和预后无关。

安刚教授进行专题报道

随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于洋教授和温州医院叶海格教授参与了讨论,于洋教授表示MRD阴性对MM患者的长期生存十分重要,有文献显示,治疗6个月内MRD转阴的患者相较于治疗6个月后MRD转阴的患者PFS和OS较差。安刚教授认为,MRD维持阴性的时间相比于获得MRD的时间更为重要。

讨论环节

CAR-T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在最后的专题报告中,医院李振医院李剑教授担任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李春蕊教授以“CAR-T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为题,主要对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近年来在周剑峰教授带领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扩展了抗BCMACAR-T治疗浆细胞肿瘤的种类,包括MM、POEMS等;开展了全人源CAR-T(CTA)治疗复发/难治MM的临床研究,疗效和安全性较好。此外,对于特殊类型RRMM(包括肾功能损害和髓外MM)也进行了相关的CAR-T治疗研究,也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李春蕊教授还表示,对于MM患者CAR-T治疗的全程管理非常重要,相关管理的重点与关键点包括制定重要风险管理手册、正确分级处理CRS及ICANS、早期识别和发现感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查体系、院外随访跟踪等。另外,部分患者难以从BCMACAR-T疗法获益或获益有限,寻求新靶点进一步提高RRMM的生存是必要的。

李春蕊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随后,李振宇教授、医院邢莉民教授和浙江大医院梁赟教授参与了讨论,李春蕊教授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对2例患者进行了靶向GPRC5DCAR-T治疗,疗效突出,CRS反应较轻,后续研究的结果值得期待。

讨论环节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中国医院魏辉教授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陈苏宁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内容精彩纷呈,各位讲者以自己的工作为主,对白血病和浆细胞病的进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讨论切磋。对血液学领域研究、临床疾病诊疗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临床工作者能认真“消化”本次会议精华,更好地为患者造福。

大会总结

编辑:Quinta排版:Wenting执行:Wenting

戳“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yzl/126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