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7513605.html
“张建宏敲诈勒索,只认钱不认人!!”
年,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怪事”,村民家院子外面的墙上、街道上、电线杆上到处都被贴上了小纸条。
街坊邻里们感到新鲜,纷纷凑上前去,想要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只见纸张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告沙家浜村民的一封信”。再往下看,便是上述的一个个攻击村民张建宏及其女儿张丽娜的话语。
正当人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的时候,张建宏气势汹汹地走上前来,撕下了纸条,驱散了围观的人群。
愤怒的同时,张建宏下定了决心: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帮他们了!
张建宏心中的那个他们,就是贴纸条的人,也是他养女张丽娜的亲生母亲陈玲。
陈玲夫妻在亲女儿张丽娜96天的时候便将其抛弃了,16年后的今天,陈玲夫妻的亲生儿子患绝症需要捐骨髓。
她现在这样做,就是想要逼迫张丽娜为其患重病的亲生儿子捐献骨髓。
陈玲夫妻哪里知道,当张丽娜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斩钉截铁地回复他们:我拒绝!
那么,张丽娜为何不愿意帮亲生父母陈玲一家?陈玲所说“只认钱不认人”“敲诈勒索”又是怎么一回事?
墙上贴着的纸张
事情还要从年说起……
狠心抛弃96天的女婴陈玲家在江苏省淮安市,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但她的父母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们只有陈玲一个女儿,没有儿子。
老一辈的人都认为,“香火”传递非常重要,没有儿子这一家就要“绝后”了。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陈玲的父母为她找了个上门女婿。
陈玲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陈玲和丈夫感情还算不错,一家人的生活也说得上是幸福美满,直到二女儿的出生才改变了这一切。
年,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陈玲的二女儿出生了。原本满怀期待的一家人在听到护士说生了个女儿时,瞬间拉下脸来,周围的气压都变低了。
已经有一个孙女了,这次又是个女娃娃,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大胖孙子?陈玲的父母这样想着,开始唉声叹气。
回到家之后,他们甚至感觉在街坊邻里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老两口本来就没有儿子,好不容易找了个女婿,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孩,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陈玲的母亲
在苏北地区略显畸形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之下,陈玲和丈夫最终还是妥协了。二女儿出生96天之后,他们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常熟市一个名叫张建宏的人。
张建宏也是个苦命人。当年和妻子结婚之后,生下的孩子全都夭折了。妻子在多次打击之下,最终选择了和他离婚。
这次听说陈玲夫妇要把女儿送给他,他别提多高兴了。一个人孤单惯了,有了女儿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于是,张建宏坐车去了陈玲家中。看着襁褓中的小女孩圆圆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张建宏笑得合不拢嘴。
两家立马达成了一致,张建宏带着小女孩回了家。“这下生活更有奔头了。”张建宏心里这样想。
而陈玲一家把孩子送上车之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似乎没有半点舍不得。
襁褓中的女婴
父女俩幸福的新生活回到家之后,张建宏的生活可算忙碌起来了。以前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凑合过得去就行,现在可不一样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宝贝”。
他给女儿起名“张丽娜”,还承包下了村里的一片鱼塘,想着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
抱回家当天,张建宏就给女儿买了优质奶粉,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衣服,还有许多小玩具,生怕她受一点委屈。
等张丽娜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张建宏白天在鱼塘里辛苦劳作,晚上就和女儿一起聊天,一起嬉笑打闹。父女俩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多富裕,但也非常幸福。
在鱼塘劳作的张建宏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16年里,陈玲夫妇只看过张丽娜两次,而且从来没有表明过自己的身份。
不过张建宏也没有太在意,他巴不得女儿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原本以为父女俩会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然而到了年,在张丽娜16岁的时候,陈玲夫妇突然找上了门。
发生了什么事?难道他们见女儿长大了想要夺回抚养权?
身患重病的陈玲小儿子陈玲见到张建宏之后,扑通一声就给他跪下了,一边流着泪一边求他救救自己的儿子。
张建宏一头雾水,赶紧把她扶起来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陈玲这才把家里这些年遭遇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陈玲讲述家中的遭遇
原来,当初把二女儿送走之后没过多久,陈玲就怀孕了。
陈玲的父母一会儿烧香拜佛,一会儿催促着陈玲赶紧吃酸的,还说“酸儿辣女”,老祖宗的说法肯定不会错。
这次,陈玲总算是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别提多开心了,几乎都要开始敲锣打鼓,庆祝家中终于有男丁了。
他们给儿子起名为陈阳,希望儿子能够健康、阳光的长大。
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全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男孩,身体却一直非常虚弱,小时候就经常流鼻血。
陈玲的大女儿和儿子
家里人非常害怕,医院做检查。经过焦急的等待,终于查清楚了原因:陈阳体内的血小板不足,所以才会经常流鼻血。
不过从目前看来,这个病对他身体的影响还不是很大,陈玲就没有太过在意,只是叮嘱儿子注意安全,尽量不要磕磕碰碰。
在陈阳十四岁的某一天,陈玲突然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电话里,老师用非常焦急的口吻告诉她,陈阳在学校晕倒了!
这可把陈玲吓坏了,医院。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子,她瞬间就哭了出来。
没想到更让人害怕的还在后面。医生告诉他,孩子的血小板减少症已经恶化成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血病的一种。
目前,陈阳的骨髓已经几乎完全丧失了造血功能,如果不及时进行骨髓移植的话,就活不了多久了。
陈阳的病历本
一家人感觉天都要塌了,赶紧问医生现在该怎么办。医生说,必须尽快找到适配的骨髓,进行骨髓移植。
那么,他们该去哪里找适配的骨髓呢?
骨髓移植配型亲属最佳顺序“用我们两个的骨髓,我们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一定能够成功。”陈玲夫妇着急的说。而医生表示,他们很理解父母的心情,但父母给孩子配型,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经过医生的介绍,夫妻俩终于弄懂了。对于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最大的是亲生兄弟姐妹之间的全相合移植。
当然,在没有兄弟姐妹和兄弟姐妹全部配型不成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骨髓库里的供体进行全相合移植。
如果真的找不到完全配型的话,就只能进行半相合移植了,这样效果会差一些。
病床上的陈阳
了解了这些之后,陈玲夫妇赶紧让自己的大女儿进行体检,看看是否能和弟弟配型。
遗憾的是,两人的骨髓并没有配型成功,而中华骨髓库里目前也没有合适的骨髓。
走投无路时,陈玲想起了十几年前被自己送养的二女儿张丽娜。女儿和养父会不会同意呢?陈玲不知道,但是为了病床上的儿子,她愿意去找二女儿试一试。
骨髓适配成功,张建宏索要50万保证金听完了陈玲讲述的这些年的遭遇,张建宏感到非常同情,毕竟他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因为生病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他理解做父母的心情。
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告诉张丽娜自己不是她的亲生父亲,便提出编个其他的理由,让女儿先体检试试。
陈玲和张丽娜
于是,张建宏以带张丽娜配眼镜为理由,医院做了体检。没过多久结果就出来了,骨髓适配非常成功!
这下陈玲可高兴坏了,立马催促张建宏,问他什么时候能做手术。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张建宏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条件:拿出50万的保证金,等张丽娜中考结束之后再做手术。
这下可把陈玲急坏了,孩子生病以来,家里几乎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连住院费都快掏不起了,去哪里搞这么多保证金啊?
而张建宏也非常坚决,这场手术有非常大的风险,他不能置女儿的安危于不顾。
而且,如果要进行手术,女儿必定会知道自己的身世,这对她的心理上也会是很大的打击。
张建宏
所以,他提出以20万作为母女相认的保证金,30万作为张丽娜身体健康的保证金。
但是这些钱不是由他自己拿着,而是交由村里的公证人员保管,到时候如果女儿身体和心理都没有问题,钱自然会还回去。
陈玲坚决不同意,好多陌生人尚且能免费捐献骨髓,自己生的女儿救她的亲弟弟居然要出50万的天价,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番协商未果之后,陈玲气冲冲地回到了家。
陈玲家里的现状回到家之后,陈玲看着家徒四壁的房间、头发花白的父母以及满地的包装袋,医院里躺着的儿子,瞬间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
陈玲家里的袋子
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能借的都借了,能卖的都卖了,现在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家里有那么多袋子,是因为把一个袋子洗干净能赚几分钱,他们一家不能放弃任何赚钱的机会。
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凑不够那50万。走投无路时,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去街上筹集善款。
于是,陈玲带着手写的求救信,到处请人帮帮自己,说自己的孩子需要几十万治疗费,他们一家已经没有活路了。
陈玲的求助信
可当时没有“水滴筹”,以这样的方式筹钱大部分人是不会相信的。忙活了好长时间,他们也没筹到多少钱。
于是,陈玲又把视线转移到了女儿身上。在他看来,女儿一定愿意救自己的弟弟,只不过现在被张建宏骗了,不知道实情。
怎么才能越过张建宏见到女儿呢?
学校门口“抢女儿”惹得张建宏发怒张建宏没有想到,自从他提出了50万元的保证金之后,陈玲一家就像是发了疯一样,到处找他的麻烦。
陈玲写了“告沙家浜村民的一封信”,贴在了张建宏村子里,因此也就出现了我们开头所提到的画面。
村民们凑热闹
好在张丽娜平时在学校上学,没有看见这些东西,张建宏也稍微放心了一些。
一天傍晚,张丽娜正像往常一样,和朋友们一起走出学校的大门,准备回家。
突然,从旁边的路上冲过来一个女人,紧紧抓住她的手,疯了一样的大声喊:“你不是你爸爸亲生的,我是你的亲生母亲,现在你弟弟生病了,你能不能救救他?”
张丽娜吓坏了,她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只能尽量挣脱她的手,嘴里说着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周围的刚下班的老师、学校的保安看到这个画面以为有人要抢孩子,全都围了上来,把陈玲带到了派出所。
张丽娜学校门口
派出所里,陈玲终于安静下来了,她一边流泪,一边向女儿说出了所有的实情。过了一会儿,张建宏也赶到了。
16岁的张丽娜那里经历过这些,只能在爸爸怀里痛哭。
父女俩回到了家,张建宏告诉女儿,这些天一直瞒着她就是怕她心里多想,如今她既然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一切都应该由她自己决定。
张丽娜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拒绝。”
是啊,她的父母在她96天的时候就把她送了人,16年来从来没有管过她,都是养父张建宏把自己带大的。
陈玲
如今儿子生病了,他们倒想起有这么个女儿了,不光逼她捐献骨髓,甚至还进行道德绑架,说她“不明是非”,这哪里像亲生父母能做出来的事。
既然他们从来没有把她当亲生女儿,那张丽娜也没有理由去救这个名义上的“弟弟”,和这样重男轻女的一家老死不相往来才好。
于是,张建宏再次明确拒绝了陈玲,并且告诉她这是张丽娜自己的选择。陈玲没有办法,只能作罢了。
骨髓库适配成功正当陈玲愁眉不展之时,中华骨髓库传来了好消息,他儿子的骨髓终于适配成功了,手术马上就能进行了。陈玲一家喜极而泣,终于能救儿子了。
陈玲和儿子
张建宏和张丽娜也离开了原先居住的村庄,去了苏州市里,父女俩再次过上了平静又幸福的生活。
这场为时几个月的闹剧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然而,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陈玲一家的经历暴露出怎样的社会问题?首先,这其中暴露出来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重男轻女。
作为父系社会的产物,重男轻女思想是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封建糟粕,可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
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使现在经济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更幸福了,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现象,但没办法完全消除,从新生儿性别比例上就能看出来。
年各省新生儿性别比例
现在,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职场中,性别歧视一直都在。
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男孩子聪明、勇敢,学习能力强,而女性似乎就该成为那个“背后的女人”。
不仅如此,由于大部分孩子被冠以父姓,人们就认为只有男人才能接续“香火”,女孩注定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这也就引出了这件事暴露出来的第二个问题——赘婿文化。
陈玲家和别人家不一样,无论是决定送养还是去找女儿救儿子,每当需要做大决定的时候,都是陈玲出面。
陈玲的丈夫作为“赘婿”,似乎永远躲在后面,不肯轻易出面。
其实,招赘这种说法也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是没有男性的家族接续香火的一种方式。
在他们眼中,只要策名于他人门下,就必须以一个稍低的姿态在这里存活下去。
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无疑是格格不入的。
要想改变这两类现象,首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心理;其次还要提高妇女在各方面的权益,争取早日实现男女平等。
结语抛弃了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愧疚,还逼着她给自己的亲生儿子捐献骨髓,陈玲一家的行为必将受到大家的鄙夷。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像张丽娜这样被抛弃的女婴将会越来越少,男女平等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