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破冰或解高价药困局

时间:2025/5/27 10:49:19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7月6日,江苏无锡,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在接受采访,桌上放着他服用的仿制药。4年前,陆勇因代购印度仿制药被公诉,后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继今年5月进口抗癌药降税之后,药价政策又有新动作。7月8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对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医保目录。近三年,抗癌药“零关税”、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等药价新政频出,“高价救命药”困境或将解局。   吃不起的“高价药”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等疗效确切的抗癌药陆续上市,但专利、独家药价格高昂,不少无力负担的中国癌症患者通过隐秘的地下渠道,从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国家购买廉价仿制药,甚至冒险自制药品。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例,这种发病率为0.39~0.55/10万的疾病并不常见,在成年白血病病人中,只有约20%属于慢粒。年,特效药“格列卫”的出现,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到85%~90%,慢粒开始成为可控的“慢性病”。次年,格列卫即在中国上市,但其价格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根据沈阳药科大学国际食品药品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杨悦的统计,格列卫在国内上市之初定价在元/盒。每月吃一盒,一年大概需要30万元。一位慢粒患者告诉新京报记者,患病8年来他一直吃印度仿制版格列卫,每月药费只要元。有人因此将矛头对准药企,认为企业定价过高,导致患者吃不起。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房莉杰认为,“这个锅不应该药企背。”10年,10亿美元。这是医药圈著名的“双十定律”,代表一款新药研发成功平均耗时成本和经济成本。报道显示,格列卫从研发伊始到上市,用时50年,投资超50亿美元。“企业研发投入大,但新品研发成功率不到2%,企业需通过高定价收回前期投入。”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司长于竞进曾对高药价成因作出解释。税收也被认为是推高药价的原因之一。4年前因代购印度仿制药格列卫引发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yyzl/1499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