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技日报、科学网编辑
化学加
导读美国血液学会(ASH)日前颁发了本届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人员为来自上海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医院的HuguesdeThé教授,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陈竺资料图
欧尼斯特·博特勒演讲和奖项(TheErnestBeutlerLectureandPrize)是以ASH原主席ErnestBeutler名字命名的,该奖项表彰在转化医学研究中有重大进展成就者,在同一主题下由两部分演讲组成,获奖者一位介绍基础科学进展,另一个介绍临床科学或转化医学成就。今年的欧尼斯特·博特勒奖颁发给陈竺教授及HuguesdeThé教授是缘于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据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是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陈竺团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对APL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同时,从分子机制上揭示了ATRA和砷剂是如何分别作用于APL致病分子PML/RARα,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这是一项真正的结合临床医学与基础生物学的研究,是东方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开启了在恶性血液疾病中转化治疗的重要篇章。
陈竺介绍了由中国学者引领的临床联合应用ATRA和砷剂治疗APL患者的各个发展阶段,不断进行概念设计创新及优化临床试验方案的进程,强调了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理念和实践方面的重要启迪,基于现代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系统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以及中国和欧美等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最新成就。结果显示,ATRA和砷剂联合靶向治疗在低/中危APL患者中可获得95%以上长期无病生存,而不需应用化疗。
同时,陈竺也提出,减少APL患者早期死亡率及早期识别并干预高危易复发患者,将仍是未来任重而道远的工作。APL协同靶向治疗作为精准医学的范例,应与建立和完善全民医保制度相结合,把有关研究成果拓展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从而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陈竺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终身教授。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曾多次荣获国际血液/肿瘤大奖。
延伸阅读,直接点中标题可查看:
全球大学化学研究影响力排名揭晓,中国21所高校入围强
不想学化工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绝!朱元璋给子孙后代起名已“翻译”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不想读化学研究生了,怎么办?化妆品的谣言与真相:这些事情生产商才不会告诉你化学世界里的三行情书,如此专业却那么唯美!学化学的能干啥,看到最后一位我彻底震惊了!
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化学泰斗,他的一生献给了化学,他一生的最爱是一间实验室
绝!朱元璋给子孙后代起名已“翻译”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对不起,这些图片可能要惊动3万+医药化工企业的业主——手机访问体验确实好!
绝!朱元璋给子孙后代起名已“翻译”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更多精彩阅读,点标题下方化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