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寒意逐渐袭来,那么关于冬季的养生,你知道多少呢?
《黄帝内经》日:“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总的来说,冬季养生最重要的是闭藏阳气。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养生。
1.注意避寒,顾护补肾
肾与冬季相应,冬季天寒地冻,寒邪为阴邪,容易伤及肾阳。除此之外,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又能够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注意保暖,避免感寒,尤其要注意足部,头部及背部的保暖。
2.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冬养藏,冬天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这个季节多晒太阳不仅是补充阳气的自然养生法,还能在冬季里保持一种安静的情绪心态,达到保精宜神的状态,这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除此之外,冬季的运动不宜剧烈,避免大量汗出,伤及肾阴肾阳。一般可选择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极拳、健身房运动等。
3.饮食适宜,补养肾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指出秋冬阳气收藏,故秋冬应顺应自然界的特性促进阳气的收、藏。王冰:“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因此冬季饮食方面要“润”,比如山药,红薯,韭菜,萝卜以及芝麻,黑豆等黑色食品来补肾。除此之外还可以煲汤煮粥,比如黑米八宝粥。
4.起居有时,敛气养形
冬季起居最宜早睡晚起,日出而作。这样的作息最有利于收敛阳气,避免寒邪。由于工作生活习惯,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如此规律作息,也应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另外,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多练习气功导引法,有利于补肾藏精,从而达到保养“形”“神”的目的。
总之,冬季养生要避寒保暖,养阳补肾。看了这么多,你知道如何冬季养生了吗?快快行动起来吧。
专家介绍
曾英坚: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西医临床、中医临证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擅长恶性血液病、肿瘤化疗后的中医调治及不能耐受化疗恶性血液病、肿瘤的中医治疗;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贫血、过敏性紫癜、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擅长中医药联合个体化减毒增效化疗方案、去甲基化方案、最新医学技术及转化医学方案综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老年恶性血液病。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疾病的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
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头晕乏力、心慌失眠、抑郁心烦、自汗盗汗、手足心汗、畏寒燥热、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中医调治和中医疑难杂病的治疗。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中西医整合医学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疾病诊疗专家组专家成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中青年专家,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卫健委抗疫“记大功”奖励。
坐诊时间:总院门诊:周一、周四上午,周三下午;体检中心诊后专家门诊:周五上午;红谷滩国医堂:周一下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