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一些疑问

时间:2022/6/12 15:40:11 来源:白血病_白血病的预防与诊治 作者:佚名

前一阵爱奇艺上线了一个电视剧,由于《月光骑士》更新的太慢了,小航哥短暂处于剧荒,于是瞅了一眼爱奇艺的《亲爱的小孩》,哇!意外的好看,演技剧情都在线。

这两天的几集都在讲述禾禾的病——白血病,因为这个病造成了两家人的困难和抉择。今天的医学生必备知识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病。

正文开始……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AL),病程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慢性白血病(CL),病程发展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根据受累细胞可将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可将CL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少见类型白血病。

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关于白血病的病因和致病因素

目前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明,处于研究阶段。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各种电离辐射、各种化学有机溶剂、遗传等通常被认为是白血病的致病因素。此外,在接受抗癌药物治疗或用于治疗其他癌症的放射治疗后,可能会发生白血病。

关于白血病的症状

贫血,部分患者因病程短,可无贫血。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发热,半数患者的早期表现。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出血,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

淋巴结和肝脾大;骨髓和关节疼痛;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牙龈的增生、肿胀;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其受累。

关于白血病的诊断

血象,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骨髓象,通过骨髓穿刺或者骨髓切片进行检查,一般作为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细胞化学,协助形态鉴别各类的白血病。

必要时还进行X光、CT、PET-CT、超声检查、脑和脊髓的脑脊液检查等,同时检查癌细胞是否携带到其他器官等并发症。

关于白血病的治疗

主要治疗有下列几类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标靶治疗。部分高危险性病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

化疗为目前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其副作用大,临床易复发,而且费用较高,一般人难以承受,给患者求医造成了很大的精神负担。

关于白血病的并发症

感染

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时化疗等因素亦导致粒细胞的缺乏,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败血症。有的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易被病毒感染。

肠功能衰竭

由于治疗白血病中的化疗药物放疗手段影响肠胃功能,而导致怕胃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补充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内进行高营养输液仅解决部分问题,营养缺乏可发生肺炎、肠炎等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

正常人由于核酸代谢分解每日尿中排出尿酸~mg。白血病患者因大量白血病细胞的核酸分解可使尿酸排出量增加数十倍。当患者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时则出现高尿酸血症,应用皮质激素等又能增加高尿酸症,高浓度的尿酸很快过饱和而沉淀引起肾小管广泛损伤和尿酸结石,可导致少尿、无尿。因此白血病患者必须补充较充分的液体,以保证一定的尿量,并服用别嘌醇,如发生肾功能衰竭则须限制补液量,并作透析治疗。

出血

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血小板明显减低,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所以要根据病因采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浓缩血小板。

肺部疾患

由于白血病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导致肺部感染。此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解质失衡

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常因白血病细胞破坏过多或因化疗药物性肾损害等原因而排钾过多又因化疗引起饮食欲差,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纳入量不足而致低血钾或因白血病细胞破坏使磷释放增多,导致低钙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钾、钙、钠等电解质浓度。

关于白血病的预防

避免接触过多的X射线及其他有害的放射线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应注意避免接触放射线。

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

慎重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某些抗病毒药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应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避免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

对白血病高危人群应做好定期普查工作特别注意白血病信号及早期症状。

本文参考网站如下:

本文参考书籍:内科学、诊断学等

本文原创,转载记得声明出处!

记得转发+点赞哦

愿世间没有疾苦

更多有趣的正经的医学知识、医学科普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ghkjpw.com/zztz/126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