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Gribben
在10月27日的CSH-EHAJointSymposium环节,JohnGribben教授作了题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物学及新疗法”的报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欧美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具有家族倾向性。目前已发现超过70种与CLL相关的基因。近年来,诸多新药被批准用来治疗CLL,JohnGribben教授认为,当下主要的目标是通过生理学认识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CLL发病过程中,相对共通的是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其中,B细胞受体通路活化与增殖相关,BCL-2蛋白家族表达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CLL患者的遗传异质性显著,患者疾病进展因细胞遗传学不同而存在差异。
目前针对CLL的治疗流程如下:①针对早期无症状的患者,建议观察;②针对进展期、有症状的患者,若无TP53突变,如果患者相对健康且年龄小于65岁,可选择FCR方案,大于65岁患者可选择FCR或BR方案;③如果患者相对不健康,可选择Obi-Clb/Ofa-Clb/R-Clb/伊鲁替尼方案;④若存在TP53突变,建议伊鲁替尼或R-Idelalisib方案。患者缓解后可观察,未缓解可选择BCRi/Venetoclax治疗;⑤对身体虚弱的患者,可尝试BSC/伊鲁替尼/苯丁酸氮芥治疗。虽然FCR是健康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存在TP53突变患者疗效不佳、适宜患者少、复发率高等问题。伊鲁替尼在未治疗及复发难治患者中都表现出较好的疗效。Venetoclax是一种BCL-2抑制剂,其对伴有17p-的复发难治患者可能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新药物诞生之后,CLL患者接受移植的数量有所减少。
总体来说,CLL患者治疗的一线方案仍是化疗,BCR抑制剂及BCL-2抑制剂为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Ritcher转变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针对CLL,未来可研发更有效的药物、尝试新的治疗方案组合、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减少MRD及尝试阻断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