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专家:张宝捷教授点评专家:陈文新教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老年人发病率高,约70%新诊断CLL年龄≥65。此外,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传统治疗疗效不佳,因此亟需探索高效低毒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已进入免疫化疗时代,尤其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出现,为这部分预后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泽布替尼作为创新结构改造的新型BTK抑制剂,具有更加强效和选择性精准的特点。既往研究表明,其单药治疗CLL疗效卓越,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
医院张宝捷教授介绍了一例老年高危,且伴有高血压初治CLL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应用新型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后疗效显著,耐受性好,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借鉴。医院陈文新教授针对该病例诊治过程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张宝捷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至今就职于血液科从事于各种血液肿瘤的诊治
一般情况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2岁;
主诉
乏力3个月;
现病史
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病初未重视,后患者感乏力加重,于年6月16日于一体检中心体检,查血常规示WBC9.5×/L、LYMPH5.58*/L、HB68g/L、PLT×/L。现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20余年;
家族史
无;
查体
神清,贫血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瘀斑。双侧颈部、锁骨上窝、右侧腋下、腹股沟区可扪及多个长径约2cm的淋巴结,质软,移动度可,无压痛。心肺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
-06-28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73×/L↑,淋巴细胞比例61%↑,淋巴细胞绝对值7.16×/L↑,血红蛋白47.0g/L↓,血小板计数.0×/L;
肝肾功、电解质、凝血未见明显异常;
血沉:21mm/h↑;
血β2-MG5.2mg/dl↑;LDHU/L↑;
免疫球蛋白全项:IgM0.25g/L↓,余正常;
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IgG-κ;
Coombs试验:DAT(++),IAT(-);
抗核抗体:斑点型滴度1:40,ENA:均阴性;
EBV-DNA(-),HBV-DNA(-)。
影像学检查
浅表淋巴结超声:颈部(右侧较大约2.8×1.3cm、左侧较大约2.2×1.1cm)、锁骨上窝(右侧较大约1.1×0.9cm、左侧较大约0.9×0.6cm)、腹股沟区(右侧较大约3.1×0.9cm、左侧较大约2.7×0.9cm)、右侧腋下(较大约3.8×1.2cm)多发肿大淋巴结。
腹部彩超:脂肪肝;胆囊壁粗糙;脾稍大(厚3.8cm,长径13.3cm)。
分子病理检查
骨髓形态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增生降低,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占89.2%),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全片共见34个巨核,血小板成簇可见;考虑CLL/SLL骨髓象。
骨髓免疫分型: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84.91%。表达:CD5(√)、CD19、CD23(√)、CD43、CD、cKappa;弱表达:CD20、CD11c、CD79b(√)、CD22(√)、CD81、CD1d;不表达:CD10、FMC7(√)、CD25、CD、CD38、cLambda、CD、sIgM、sIgD;综合印象:FSC及SSC偏小,符合CD5+CD10-B细胞淋巴瘤表型(CLL/SLL?);小B细胞为主。
骨髓活检: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0(-),bcl-2(弥漫+),bcl-6(-),CD20(+),CD3(-),CD5(+),CD23(+),CyclinD1(-),SOX-11(-),TdT(-)特殊染色结果:PAS(-)、Ag网染(1+)、Masson胶原(-)(骨髓,活检)骨小梁间见弥漫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形态较一致,余正常造血成分大部分被取代,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B细胞性淋巴瘤累及骨髓,请结合临床及流式分型。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见克隆性异常dup(1q)、add(8q)、del(11q)、+16
FISH:ATM基因缺失阳性(90%),D3S基因未见异常,IGH/CCND1融合基因阴性,TP53基因未见异常
IgH体细胞高频突变分析:IgHV未见突变
临床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ATM基因缺失(90%)RaiIII期 BinetC期 CLL-IPI6分(高危组)染色体核型(CK)
治疗经过
本例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于.7.6开始口服泽布替尼(mgbid),该患者目前仍然泽布替尼单药治疗中。
治疗期间患者血常规动态变化如下图:
血象变化
疗效总结
患者目前血常规三系绝对值及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全身淋巴结及脾脏无肿大,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
不良反应:未发生皮疹、腹泻、房颤、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
陈文新教授点评
陈文新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血液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内蒙古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抗癌协会淋巴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抗癌协会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MDS/MPN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委员会出凝血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病协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免疫分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务委员包头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CLL属于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这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房性早搏、房颤等发生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改变了CLL的治疗模式和策略,特别为老年高危患者打开希望之门。然而,第一代BTK抑制剂由于其脱靶效应高,房颤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治疗中止率相对较高,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房颤、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同时截至目前泽布替尼是唯一24小时持续抑制靶点的BTK抑制剂,通过持续控制疾病实现同类最优PFS。
年欧洲血液学年会(EHA)报道一项在R/RCLL/SLL患者中开展的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疗效和安全性的头对头全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ALPINE研究[4]。在纳入中期分析的例患者中,中位随访15个月,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优势,总的ORR高出近16%(78.3%vs62.5%,P=0.),高危17p-CLL患者的ORR高出近30%(ORR83.3%vs53.8%)。疾病进展方面,泽布替尼12个月的PFS率高达94.9%(对照组:84.0%,P=0.)。安全性方面,泽布替尼相比伊布替尼显著降低了房颤和房扑风险(2.5%vs10.1%,P=0.),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率更低。
本例患者为老年高危CLL,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患者在确诊CLL后应用泽布替尼治疗疗效显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好,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发生。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且为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表现出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奠定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获得泽布替尼被最新.V2版NCCN指南优先推荐单药治疗所有CLL。
参考文献KapteinA,etal.Blood;(suppl1):.
TamCS,etal.ExpertRevClinPharmacol;14(11):9-.
ShadmanM,etal.ASHAbstract.
HillmenP.etal.EHAAbstractLB
责任编辑:Amiee排版编辑:guangli往期精彩:
南西区八地联动,大咖齐贺泽布替尼WM医保上市成功
泽布替尼治疗MYD88野生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疗效显著
北区多地联动,名家共证泽布替尼WM医保上市成功
新年新征程,国内首个WM专病门诊为患者保驾护航
泽布替尼单药治疗MYD88和CXCR4基因突变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疗效维持持久
泽布替尼为MYC重排CLL加速期患者带来理想效果
泽布替尼为老年复发难治性CLL患者带来更长生存获益
全口服停药ZID方案治疗初诊WM疗效显著
东部七地联动,群咖共贺泽布替尼WM医保上市成功!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